【资料图】
今年 4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国内生猪价格“淡季不淡”的特征明显。不过,进入7月下旬,国内生猪现货价格整体走低,期货价格也一路下行。郑州秋余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生猪首席分析师吕东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业内把生猪养殖主体分为‘头部’(上市公司)、‘肩部’(地方大企业)、‘腰部’(规模企业)、‘腿部’(散养户)四大类。在研判生猪价格趋势时,会重点分析这四大类企业的经营情况。”
吕东炎说,从生猪养殖头部企业来看,以河南某企业为例,2021年一季度该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84万头,三季度降至267万头,降幅为6%。2021年四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又增长到283万头,但2022年二季度又降到 247 万头,降幅达 12.56%。这说明2021年四季度企业补栏的生猪,在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又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分析其他头部企业可以发现,2021 年第四季度补栏的后备母猪也在2022年春节前后被不同程度地减栏。“腰部”企业和散养户2022年3月之前基本也没有大量补栏。
另外,分地域来看,2021年,云、贵、川、粤、桂比北方减栏晚 1—2 个月时间,但幅度较大,这与 2021年猪价持续下跌有关。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月后,南方腊肉及消费增加叠加,使猪价快速上涨,一部分企业进行试探性补栏,但也在2022年春节前后进行了又一次减栏。
“国内生猪价格走高以后,饲料原料如玉米价格等大幅下滑,生猪养殖企业利润恢复,出栏一头生猪由亏损变为盈利600—1000元。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生猪养殖大户吸取了往年‘高位不卖反受害’的教训,开始积极出栏生猪,市场供应不断得到改善,这是近期国内生猪价格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湖南省一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历了近年来“猪周期”的洗礼,市场变得理性,很多养殖企业与中小型养殖户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利润,而是希望市场能够稳定发展,价格不要大起大落。
据吕东炎介绍,目前来看,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虽然当前散养户能繁母猪存栏量等还占有较大比例,在猪价波动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市场影响力不断下降,当前及未来大中型养殖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因此,现阶段在大型猪企加大出栏量的情况下,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生猪市场价格逐步降温,短期内市场情绪也将更加理性。考虑到未来我国生猪产能仍保持在高位,预计生猪价格在进入8月消费旺季后,仍不具备再度大幅上涨的可能。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