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热点:“沉浸式演艺”会是目的地的救星吗?

发布时间:   来源:环球旅讯  

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开始加码沉浸式演艺。

2022年7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研究报告(2021-2022)》指出,从2018至2021年,密室逃脱类、剧本杀类经营场所的总体数量增长幅度超过400%,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大。


(资料图片)

但报告还指出:2022年受疫情反复影响,行业发展略显受挫,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测算,2022年行业营业收入将从2021年的近200亿元缩减至170亿元。

11月9日,旅讯Live以“入局沉浸式演艺,目的地To Go or Not?”为题,特邀万娱引力创始人《南京喜事》《厦门喜事》《这是无锡》总导演周箫、海洋海昌公园集团副总裁方洪峰展开讨论,本次Live由环球旅讯市场经理曾琳昕主持。

曾琳昕:如何理解沉浸式演艺?

周箫:沉浸式演艺属于沉浸式体验的一部分,根据游客体验内容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类型:

一是长安十二时辰、文和友等偏观光体验类,侧重场景的呈现或还原;

二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及“千古情”系列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偏重于旅游演艺,以戏剧为主题核心;

三是纯室内光影场景,如Team Lab,偏重沉浸式的视觉效果。

但现在的大趋势是三者相互融合,难以准确为项目贴上一类标签,也正是彼此逐步融合,正在为沉浸式体验项目带来更深层次的魅力。

曾琳昕:如何将沉浸式演艺落地到主题乐园中?

方洪峰:沉浸式演艺是主题乐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主题乐园逐步摆脱“乐园是乐园,客人是客人”的主客泾渭分明的关系,业内也在通过产品改进和开展特色活动,无论是剧场式的演艺,还是传统花灯巡园,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沉浸式体验。

目前来看,推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及“只有”系列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大热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需求在迭代,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过来看一眼”,更在意参与感。围绕参与感,企业能开发出来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数不胜数,可以是街区、餐饮,当然也可以是一张剧场门票、乐园门票。

曾琳昕:AR/VR、光影等技术是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必须项还是加分项?

周箫:技术终归要为内容服务,在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场景内,真人NPC、AR/VR的采用都是源于内容呈现的需求。

当下,AR/VR技术还未足够成熟,还未出现可同时容纳1000人的VR机器。即便有,也难以保证产品体验,所以“喜事”系列的沉浸式体验单场体验人数维持在100-200人之间。

曾琳昕:沉浸式演艺在内容层面需要做到常来常新吗?

周箫:疫情发生以来,沉浸式演艺被迫聚焦于本地市场,项目需丰富产品内容用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及产品复购率。若疫情结束,当长线旅游市场恢复,沉浸式演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新产品的频率也能相对降低,如疫情前就大热的西安特色演艺“长恨歌”,其两到三年进行一次微迭代。

总的来说,任何产品的1.0版本一定是项目方花最长时间打磨而出的产品,迭代更新在本质上是更换“零件”,而非换核心,常来常新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企业也需考虑投资回报率。

曾琳昕:商业跟文化怎么平衡?

方洪峰:没有平衡不平衡的问题,商业的本质是要有获利,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经营。首先必须要把“账”算清楚,其次是沉浸式体验项目的内容要优质且有品味。

周箫:举个例子,在运营《这是无锡》招商方面,我们有两种与合作模式,一种是联营,另一种是租赁。

联营就是共创产品,如服饰、妆造、餐饮等配套。在选择联营商过程中,我们会选择当地有名的特色餐饮店家,打造出八雅飨宴和乾隆江南巡游宴两个品牌,提升在地文化的含量。

租赁即开放商户入住,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营。针对游客的收费,不同时段有各自的收费模式,一种是全天收费,第二种是上午不收费,第三种则是仅晚上收费。

曾琳昕:沉浸式演艺能否广泛落地于旅游业?

方洪峰:谈及沉浸式体验的实际落地,毋庸置疑是一笔经济账,乐园场景的承载能力、平台技术承载能力以及运营能力是否能匹配到足够多的游客。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