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首先体现于课前的教学设计。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一些优秀教师不仅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而且十分注重课堂提问。他们在课堂提问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如怎样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怎样设计“主问题”和“次问题”等。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课堂提问绝不是教师的专利。既然学生是学的主体,就理应享有问的主动权,因此教师不可包揽课堂上的提问。笔者认为,学与问如同亲密的伴侣,二者须臾不可分离。古人早就说过,“学贵有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体现在“问”的主动性上。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会打乱课前设计的教学方案,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教师很难预测学生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因此害怕被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住而陷入窘境,尤其是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更不知如何应对。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教师并非无所不通,不应把自己当作知识权威;而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坦然面对。如果这种问题没有探讨的价值,则不必被其“牵着鼻子走”,但不宜给学生泼冷水,而应予以鼓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水平,教师可充分利用,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这种情况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时有发生。
如笔者在执教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时,就出现过一段小插曲。《咬文嚼字》是一篇专谈语言运用的文章,作者着重阐述了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文章开头以某演员将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的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为引子,并结合其他实例,对“你是什么”和“你这什么”在用法上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和辨析,从而得出结论:“‘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
笔者要求学生也通过“咬文嚼字”对“你是什么”和“你这什么”进行比较,并补充实例加以印证。学生们大多从朱光潜先生的阐述中受到了启发,并通过其他的例子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正待进行小结,突然有名学生举手示意,要求发言。他提出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问题:作者认为“你是什么”是不带情感的判断,但有句歌词“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却饱含着赞美之情,这又怎样解释?
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一时难以解答,但它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不应搪塞过去。于是,我对这名学生的认真思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没有答案,建议学生们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你是什么”在用于批评的对象时,确实缺少情感,显得比较平淡,但在用于赞美的对象时,却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笔者认为这一看法颇有见地,便请他另举一个足以证明的例子。他很快就举出:“你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紧接着,又有学生举出了实例:“祖国,你是我的母亲”“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看到护士,我就想说:你是美丽的白衣天使”……这些句子无不饱含着感情。由此看来,朱光潜先生在强调“‘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时,未明确指出,这句话是就被批评和谴责的对象而言(前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如此),并非在任何情况下“你是什么”都“不带情感”。
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就会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思维品质,课堂教学中就有可能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它虽然打乱了教师预定的教学步骤,甚至有可能使教学内容发生变更,但它却符合学生的学情,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且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打消他们担心难住教师的顾虑。当然,并非所有的问题(包括始料未及的问题)都具有思考价值,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灵活处理。这便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课堂应变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完成新课改的使命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