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公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显示,延续了2021年的增长态势,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6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增长,16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
贷款规模驱动净利息收入增加,被认为是拉动上市银行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分析称,当前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相对稳健,资本充足水平等各项指标非常健全,给银行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提示称,银行业息差收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业内人士认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仍然是下一步的重点,且银行要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投资银行、现金管理、跨境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提高信贷配套服务能力。
36家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均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其中,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的有15家上市银行;26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16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36家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一季度上市银行利润大增,主要是贷款规模驱动净利息收入增加引致。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李茜亦赞成道,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盈利上升,主要系“以量补价”效应,开门红推动信贷扩张逐步回归常态,负债端低成本存款的优势对息差形成保障,整体利息净收入保持较好增速。
“这里的贷款规模并不仅仅指一季度增加的增量,也包含原有的存量。贷款投放增加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稳增长背景下政府和监管部门鼓励增加信贷投放,二是国家稳增长政策发力,提供了信贷的有效需求,与上市银行多年来的信贷投放节奏形成共振。”杨海平指出。
原晓惠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季度银行贷款投放增长有明显的聚焦性和针对性,信贷结构优化较明显,制造业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较快,高技术产业贷款投放力度也比较大。
同时,李茜认为,资产质量表现良好、不良率维持低位、拨备计提力度总体平稳,亦是银行盈利上升的原因。
记者梳理发现,在不良贷款率方面,多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持续逐季“双降”,不良率较2021年末下降的上市银行数量高达32家,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1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77%。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9%,较年初略有下降;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余额7.3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99.5%。
近日,德勤发布的《中国银行业2021年发展回顾及2022年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整体在重点领域的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继续大幅压减,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明显,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与此同时,反映银行不良生成情况的指标——关注类贷款占比也有降低,这意味着银行不良生成压力减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境内银行关注类贷款平均占比为1.49%,较年初减少0.14个百分点。
净息差收窄压力倒逼银行优化结构
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净息差仍然呈现分化态势,且多家银行净息差收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部分银行净息差收窄与银行加大让利实体经济力度有关,从趋势来看,为应对短期经济困难,国内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实体经济,但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采取措施助力银行稳定负债,预计后续净息差整体仍会趋降,但幅度有限。
某股份制银行在其业绩报中指出,息差小幅下降主要是受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的累积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但该行持续提升客户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银行业息差收窄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银行要加强精细化的管理。”曾刚指出,银行要提高经济利润,要么是获得更多的收入,要么是降低成本,但提高收入在现在的环境下恐怕受到很多约束、限制,提高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通过更好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财务管理、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定价方面的精细化,来实现效率的提升。
在谈及后续银行业如何在业务模式转型中探寻新的利润增长极,《报告》亦指出,银行业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业务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探寻新的利润增长极,恰当处理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关系以实现稳健可持续增长,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要求全面融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曾刚强调,未来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收入结构的优化、客户结构的优化,可能会是银行业的一个重大趋势。“在双碳转型过程当中,我们要明确怎么样把握好的机会、新的机会,去支持整个战略的实现、绿色发展的实现,同时寻找新的投资空间。同时配合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当中寻找新的资产投放的机会,解决我们资产荒的问题。”
在负债端,某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要强调对高成本负债的管理,压降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负债规模,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增加客户黏性,切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实现负债高质量增长,增加来源稳定、低成本负债规模。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