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县域经济的“黄金时代”。
202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要“慎重撤县设区”。2022年,“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表述,又出现在了两会的政府报告中。
县域经济的浪潮,正在滚滚而来。以“千亿县”为代表的县域标兵,也迎来了又一轮洗牌。
4月13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全国千亿县数量增至43个,占全国陆地面积不到0.8%,贡献了全国GDP总量的6.2%。
煤炭走俏,资源型“千亿县”崛起
2021年,“千亿县”GDP规模排名,靠前的全是熟面孔;“千亿县”GDP增速排名,厉害的则是生面孔。
2021年,43个“千亿县”GDP平均增速为12.6%,远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速(8.1%)。其中,神木市、准格尔旗以30%左右的同比增速,领跑“千亿县”发展。
这两座县城,都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资源型城市。
神木官网显示:“神木县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砂、天然气、石油、铁矿和石灰石等,其中以煤炭储量为最。”“煤都”之称,名不虚传。
准格尔旗的胜出,和神木如出一辙。2021年,得益于“千亿煤炭产业集群”成型,准格尔旗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同比增长超70%。
煤价上涨,煤炭走俏,带动了资源型“千亿县”的崛起。
安徽内蒙,开启“千亿县”首秀
“千亿县”的地域分布,是极度不均衡的。2021年,东部“千亿县”多达35个,能留给中西部瓜分的名额,仅剩8个。
强省强县,中西部县城想登上“千亿县”的榜单,并不容易。
2021年,全国新增5个“千亿县”,它们分别是:江苏兴化、福建石狮、内蒙古准格尔、安徽肥西、山东荣成。
至此,内蒙古和安徽,终于首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千亿县”。
内蒙古准格尔的晋级,借着煤炭的风口,为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千亿县”再添宝贵一子。安徽肥西的入围,则标志着长三角的苏浙皖三省集体迈入“千亿县俱乐部”时代。
产业突围,神木、义乌发展加速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是县域发展的基石。
2021年,“千亿县”TOP10县(市)中,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除义乌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外,其他“千亿县”均是工业强市强县。
义乌市与其他“千亿县”TOP10工业总产值虽然差距明显,但近年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7%,历史性突破千亿大关。
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推动神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快速提升,同比增速高达63.2%。
5个新晋“千亿县”的实体经济表现,也不逊色。
准格尔旗煤炭产业发展迅猛,石狮工业产值同比增12.8%,荣成市新兴产业势头正劲,兴化市工业产值同比增33%,肥西县规上工业产值超1600亿元。
9支“潜力股” ,有望晋级“千亿县”
千亿县之外,还有9个县(市、旗)2021年GDP超过900亿元,已迈入“准千亿县”行列。它们分别是:伊金霍洛、东台、邹城、寿光、仙桃等。
其中,伊金霍洛(28.3%)、寿光(17.5%)、邹城(14.2%)、平湖(14.2%)、沛县(13.1%)、仙桃(11.0%)等县(市旗)GDP保持了较高的同比增速,东台(9.8%)、仪征(8.0%)GDP增速也超过全国同期。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文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寿光和仙桃。
他指出,仙桃依托小米武汉总部,主动对接、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并瞄准小米产业链进行招商;寿光在“蔬菜之乡”的美誉下,同样不乏石化产业基地,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力。
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县(市、旗)进入“千亿县”序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