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闻播报的部分地区的种植蔬菜过剩,严重影响上市的价格和农民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正组织供应链在积极想方案为农民排忧解难,作为百姓,也想出份钱支持,但买到的是平时价格三分之一的大白菜和白萝卜。供求关系的杠杆并不被伤心和爱心所左右,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纯粹从供求关系的理论上讲,如果供应小于需求,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各行各业亦然。
联想到住宿行业的供求关系,同行们认为疫情稳定后需求会恢复,需求会增长,但价格会恢复到品种、档次该有的水平吗?前几天,有行业自媒体发表研究文章,以三年疫情中吊销企业38.1万家,新增企业96万家的数据,表达行业的冬去春来对于未来的积极预判。且不论数据是否准确,看着在三年疫情中还能有如此大量的新增数量,不是兴奋,而是担忧, 也为这些被吊销企业感到同情和惋惜。疫情平稳后如此大数量面市的住宿企业能被消化吗?整体品质和价位能有所提高吗?
纵观这几年,行业发展的趋势是轻资产化,多数酒管企业还是以发达地区为扩张目标,主要扎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不断以新品牌搞增量,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或公司,连锁、特许加盟经营的模式成为主旋律。
对于住宿业有兴趣投资方,除了地产公司利用本身的物业,还有相当部分采用租赁他人物业开店的模式,经济发达地区的租赁物业的价格同时被这样的模式不断炒高,无形而是现实的增加了投资成本。至于有规模的酒管集团或公司,多数都是与资本市场挂钩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逐利点基本都放在了和投资方合作的前端,因为投资方选择和管理公司的合作,从需要专业支持的角度,在前期阶段的依赖程度更高。也因为此,管理公司的前端收费与开业后的根据业绩考核收费不同,前端的品牌费、技术支持费等是有保证的,而后端将以业绩说话。在商言商,逐利逻辑、政策倾斜无可厚非。
且看,有多少国际、国内酒店管理集团,在各种论坛和媒体上,都是宣传新亮相哪个品牌,哪个品牌开业数量多少、签约筹建数量多少,这些信息给人的感觉行业是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仔细分析,一个品牌的签约数量是在营数量的翻倍甚至于2-3倍,是否正常?而开业在营的各集团旗下酒店,除了少数,多数是在大环境和竞争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惨淡经营、艰难维持,和投资方的回报率期望值相去甚远。
这些现实的经营挑战在同一集团的拓展团队难道不了解吗?只不过都是片面的追求前端收益和拓展数量逻辑所致,以达到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的目的,是典型的碎片化胜利的表现。若这些签约筹建酒店都需要管理公司投资的话,估计签约都会按下暂停键。因为大量新增酒店的出现,对于存量酒店和数量过剩的行业现状,无疑是起到负面和消极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的长期主义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资本是逐利的,酒管公司为了维持股价的对于前端收费盈利策略正确,在疫情的三年中,还是有一定数量的中小住宿企业被迫淘汰和关门,大型酒店在上架叫卖,这当然是优胜劣汰自然规律在特殊时期的集中表现。但如果作为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无限拓展是否要考虑期限和大局,如果被淘汰是酒管集团自有资金投资的企业,是否还会不断以拓展新店来淘汰老店?当然,目前也有几个旅游上市公司,开始介入住宿业,在为存量老酒店改造作积极的投资改造贡献,当然运营专业队伍的补充将会使拯救存量老酒店的目的更为积极有效。
中国战“疫”三年,终于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遭到重创的旅游业也将迎来曙光。根据国家统计局就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消费支出的数据看,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发达地区会比这个数据高一点,但2022年的平均数据乐观因素难现。大量在建、筹建的住宿企业即将面市,人力资源和增量消费将会是住宿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