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遂平县和兴镇辖24个行政村、7.6万人,是二十四孝之一“王祥卧冰求鲤”、“白狗救主”典故发源地。近年来,伴随农村社会深刻转型,传统道德规范、乡土公序良俗部分失效,涉田边地沟争议的邻里纠纷、子女不孝婆媳紧张的家庭纠纷占据全镇各类矛盾纠纷的80%以上。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事要解决、源头解决”为两个金标准,把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德治教化“七字”工作法,即“选、订、说、讲、办、评、比” 组织群众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倡树敦亲睦邻、敬老孝亲道德风尚,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乡风更文明。
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结合农村家庭纠纷多是琐碎事但处理不好极易激化,且在熟人为主的小环境内,一件道德失衡的小事很快给左邻右舍甚至一个村的社会风气、道德风尚带来负面影响的实际情况,从该镇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支点,发动村贤教化、发挥村规约束、发起村民参与,在德治、自治融合中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治理水平。
村贤理事选一选。农村不孝父母、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矛盾纠纷,越是吸附在村、源头化解,解决的成本越低。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在镇党委坚强领导下,协助各村党支部按照“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事业”标准,在常年居住在村的党员干部、家族长辈、能人骨干中推选产生村贤,组建“村贤理事会”(每自然村或村民小组5人左右)。村贤理事会以党员为核心骨干,全镇24个村共产生511名村贤,最大范围团结道德过硬、乡亲信赖的正能量群众、先进分子参与化解矛盾、改造乡风。最后由镇党委授统一制式马甲和“村贤理事会”胸牌,激发基层群众投身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
村规民约订一订。村规民约制订让大多数人参与,因地制宜将敬老孝亲、敦亲睦邻、移风易俗、卫生整洁、耕地保护等完善到村规民约中;村规民约内容注重接地气、易落实,如“孝敬公婆好儿媳,敲锣打鼓送锦旗”、“如果谁要不听话,饭点村贤去你家”等通俗易懂,通过宣讲等方式潜移默化融入群众日常;村规民约由村贤理事会严格标准执行,教育引导群众向好向善。
说事评理说一说。以德治为重点打造“说事评理板凳会”,“党支部+村贤理事会”充分发挥亲缘、地缘优势排查发现矛盾纠纷,从公序良俗“老理儿”出发,在田间地头、庭院门口化解矛盾;以法治为重点的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矛盾化解平台,由乡镇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官和民警等组建小分队依托“村贤”紧紧围绕基层农村农民实际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辖区基层农村形成了遇事学法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风气;同时还切实负起诉前调解的责任。2022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0余起,达成书面调解486起,化解率达99%以上。
好人好事评一评。“党支部+村贤理事会”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荣誉村民”“孝善之家”“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青石桥村实行评选“一个好媳妇,荣耀两家人”,不仅给婆家送锦旗,还敲锣打鼓给娘家送锦旗。2022年以来,全镇评出好媳妇好婆婆129人。和兴村党支部书记王惟说,“每年评十个好媳妇,十年评百个,往后家家都有正能量”。
道德讲堂讲一讲。镇党委牵头,由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和镇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村支部举办“道德微讲堂”,文艺队编排《娘的心》等20多个歌舞戏曲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常态化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传统文化,温润心灵、成风化人。
孝善活动办一办。为更好弘扬“王祥卧冰求鲤”孝善文化,各村成立孝善基金,着力推动孝化人心。每年十月,打造“孝善饺子宴”活动品牌,举办孝善主题文艺汇演,爱心人士捐款捐物,邀6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包饺子、吃饺子、看节目、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小饺子传递大幸福。每年八月,开展“金秋圆梦”茶话会,为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及父母开表彰会,配红花、送路费,传承耕读传家良好家风。
村贤贡献比一比。为确保“党支部+村贤理事会”作用发挥可持续,村贤述职,就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开展情况,村贤每季度向支部述职,向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报备;村贤表彰,镇党委每年召开全镇大会,隆重表彰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发挥作用好的优秀村贤;广泛宣传,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了群众,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更要依靠群众。遂平县和兴司法所“老梁调解团”通过弘扬传统美德,赓续文明乡风,从源头上解决传统农区乡镇基层矛盾滋生土壤。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完善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格局,也走出了新时代和兴版“枫桥经验”。(刘秋芬 梁文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