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地产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各种政策实际上也都是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定位之下的因城施策之举,但总是被误读。促消费稳增长也是当下一个热门词,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是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同时也是增强经济内生动能的核心所在。
促消费扩内需,房地产何去何从?房地产又将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发展起什么作用呢?高房价会不会抑制消费呢?
好像在我们的观念里,房价太高的确会对我们的消费带来极大的影响。因为很多人不再大手大脚花钱就是为了要买房,攒钱买房也成了很多人的第一大人生目标,甚至认为不买房寸步难行,因为直接影响恋爱、结婚、生子以及后面的教育等系列问题。
也有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更偏好买房,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可以说接近8成了,是发达国家的2倍还多。钱是有数的,大部分都用到了买房上,你说消费能不被影响吗?至于热衷买房的原因今天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可想而知,当大家都把钱倾注到房子上时,哪还有能力再去消费其他呢?经济学家杨伟民就说过,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不如在北上广深买一套小房子。经济之所以受影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下降了,影响消费下降的就是高房价。
经济学家王小鲁就曾表示,消费不是能激发起来的,如果老百姓(603883)收入不受影响,他会主动消费。当前需要的是改变结构的失衡。
可见,房地产对消费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4月24日,在论坛上,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张斌表示,市场上对房地产存在三种误解。
一是认为高房价就等于房价有泡沫,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但实际上高房价并不能与之划等号。张斌解释称,国外可能会因为还不起房贷引发危机,但中国不会,我们的现实情况是,虽然百姓很喜欢买房,不过并非大肆举债买房,而是更多用自己的储蓄买房。即便举债,还本付息还是有充分的支持保障。
这一点辩证来看吧,高房价确实不一定引发危机,但不代表没有泡沫,而且有泡沫也不代表有危机,如果化解及时,或许能软着陆。当然如果纵容到一定程度,自然规律也必然会惩罚。
另外,跟国外相比,我们举债确实比较轻,而且大家喜欢储蓄也是对的,仍然相对保守,但结合我们自己,而不是跟国外比,恰恰已经加杠杆很严重了,否则不会在控杠杆上下如此大力气。
二是认为高房价会挤压企业生存空间和居民消费。张斌解释,这个说法非常具有误导性。除了房价高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房价上涨的过程正是过去20、30年来经济发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房价上涨是这个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张斌的说法,专家孟晓苏也有过类似的观点。孟晓苏也不认同“居民购房影响消费”的观点,他认为买房本身就是消费,且居民购房不仅是消费,还能通过“传导效应”拉动多项支付。房价上涨能带给绝大多数人财富尊严。
这些观点其实非常有市场,因为不得不承认的是,房地产高速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而且也带动了上百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到底有没有影响居民消费,恐怕还是让老百姓自己说话吧。
房价上涨到底便宜了谁?肯定不是普通的刚需购房者,而且越后买房的越吃亏。反倒是过去那些炒房投机者买来卖去赚了不少钱。有那样的环境,甚至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一样的存在。
当然现在不行了,加杠杆不容易了,房价也稳了,刚需和改善购房者才算是迎来了一个比较受待见的时刻。
三是认为房地产信贷需求旺盛会挤占其他部门信贷。张斌澄清表示,实际上,在当期信贷需求较弱的情况下,房地产创造的信贷会进一步向下传递,创造全社会购买力,支撑对其他部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进而支持其他部门的发展。
这个就不多说了,除了住房信贷需求,还涉及到房企的信贷需求,当前最重要的是,满足合理信贷需求,不能过紧过松,适度放宽住房信贷资金政策,鼓励广大居民购房,对于稳定房企资金问题、稳定市场是有积极作用的,也能有效化解房企资金问题。
最关键的在于,放松不等于放弃原有调控成果,任由房价重回老路,从而让调控成果前功尽弃。“稳”字当头,不能过紧过松,要积极稳妥地放松住房信贷政策,且把重心放在刚需购房方面,而不是吸引投机炒房回头。
不过有一点,张斌的建议非常值得肯定,他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面临两大主要矛盾:一是都市圈房价太高,使得城市打工者难以安居;二是房地产行业持续阶段性的债务问题和过度缩表,制约全社会信用扩张、引发需求收缩和宏观经济不稳定。
解决好大城市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才是当务之急,高房价只是外在表现,最重要最务实的就是居住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好,那么高房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张斌建议应该为没有户籍和自有住房、长期在大城市工作的打工者发放“长期工作签证”,以此作为新市民的身份。
说到底,当下房地产市场处在转型期,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问题,房地产转型大方向不会改变,而问题化解也需要一步步解决,此时,最重要的是,不让问题扩大化,确保稳定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每个阶段的重心不同,因时制宜,不破底线,才是最科学的。
7亿月活用户,对面向经纪人推出的精准获客服务套餐有问题的请咨询微信zhuge0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光宇吐楼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