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流程图解分享:

民事起诉教程

起诉前,先判断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如不属于民事诉讼则不适用以下流程。

一、诉前准备:

诉前收集证据,固定证据,调查对方身份信息等等,根据案件情况来准备证据,以“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为标准收集,尽量采取纸质证据,录音录像证据其次,其后是证人证言,准备的证据能够让法官能够快速的明白事情的全过程。

二、撰写诉状、编写证据目录

起诉状的格式网上都能查询到,主要是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部分的起草,诉讼请求部分应该归纳总结成简短的一句话,并让法官具体诉请(如1、请求解除合同;2、被告向原告支付违约金);事实与理由部分应该根据所收集的证据来起草,原则上案件情况完整的表述,并于证据一一对应,行文上一般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写,接下来是理由部分,理由部分也需简要提炼,核心意思是原告的起诉是合乎道理和法理的,最后写明法律依据。准确的诉讼请求、简练的事实、充分的理由以及相关法律依据,都是决定官司胜败的关键因素。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的钥匙,如果这个钥匙选得好,胜诉率将大大提升。

编写证据目录,需按照原被告身份信息,起诉状中叙述事实所用的证据一一排序,并写明每一项证据所证明的内容。

如需要对对方的财产进行诉讼保全的,需提前准备好保全申请,并提供保全保证或者出具保函,诉讼保全也是极为关键的,如果没有及时保全,可能胜诉后无法执行到钱款。

三、法院立案

现场立案: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有例外情形。去到法院先到立案大厅取号等待叫号(如果该法院案件较多,可提前去,防止去得晚没能立案),叫号后去立案窗口递交诉状、证据以及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法院受理后会向原告发送案件受理通知书、诉讼费交纳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原告交纳诉讼费后,法院会向原告和被告分别发送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和法律文书(不缴纳诉讼费视为自动撤诉)。

网上立案:疫期间,很多法院都采用了网上立案的方式,有部分法院要求必须先网上立案再接收材料。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中国移动微法院,去注册,然后选择你想要在哪个法院起诉,进入以后按照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将纸质版的诉状、证据目录(需本人签字捺印)拍照或扫描,之后选择立案,按照填写要求将已扫描的材料上传到对应的地方,操作完成所有流程的,即可提交。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会审核,如果逾期未审核,就打电话到法院立案大厅催一催。网上审核通过以后,到法院的网上立案材料接收窗口提交材料,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法院受理后会向原告发送案件受理通知书、诉讼费交纳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原告交纳诉讼费后,法院会向原告和被告分别发送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和法律文书(不缴纳诉讼费视为自动撤诉)。

四、开庭审理(或主持调解)

开庭时间确定后,需按时或提前到达法院准备开庭,庭审流程包括法庭纪律宣读,确认第三人身份,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庭审主要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部分。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是专业性很强的诉讼行为,涉及到证明案件事实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认定,证据的认定也会直接导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辩论阶段是表明自己主张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并要适当的反驳对方的主张和理由,核心就是说服法官认可自己的观点。最后陈述,一般就是说明自己对庭审过程中的观点予以认可并坚持庭审意见。一般的法庭辩论结束后会宣布休庭,择期宣判。有很多案件法院会召开多次庭审,当事人均应当按时参与诉讼。

当事人有调解意愿的,当事人可以在开庭前向合议庭提出,由法院主持庭前调解,这样会大大地缩短诉讼时间;当事人也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出、合议庭一般会在最后陈述后询问双方的调解意愿,此时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诉中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后法院出具调解书,调解书签收后即产生法律效力,且不可以再提起上诉。生效的调解书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有可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个别涉及人身关系的调解书除外)。

五、一审判决

在一审庭审结束后,如不同意调解或者无法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法院将会在作出判决或裁定。当事人在拿到一审判决书或裁定书后,如果对裁决不服要在判决书或裁定书载明的时限内及时提起上诉。否则,一审判决生效,双方争议的问题就要按照生效的判决履行。

上诉状一般是向一审法院提交(案件要从一审法院移到二审法院,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会节省时间),也可以向二审法院提交。上诉状的起草需针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中的事实认定部分和法律适用部分的任一部分提出,并按照逻辑顺序一次写明事实与理由,如有新证据的,需制作新的证据目录,与上诉状一并提交(如一审就有的证据,一审未提交二审才提交,法庭可能不予认可该证据效力,故证据的准备选取极为关键)。法院受理后会向上诉人发送案件受理通知书、诉讼费交纳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上诉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会向当事人分别发送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和法律文书(不缴纳诉讼费视为自动撤诉)。

六、二审审理

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起上诉或者逾期不缴纳诉讼费的,则一审裁决就会生效,不会进入二审程序。二审与一审最大的区别就是二审可以书面审理,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的,可自行判决裁定(主要是以事实认定部分的争议是否影响整个案件审理来决定);另一个特点是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没有陪审员。二审法院经审理可以做出三种不同的判决:一是维持原判;二是发回重审;三是改判。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作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二审如果开庭审理的,与一审的庭审程序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新证据,合议庭会让当事人按照一审判决对事实认定有异议部分进行说明。其他的程序与一审一致,不再赘述。

七、再审审理

再审程序也叫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事实情况来决定是否立案,司法实践中再审立案比例较低,就笔者的经验来看,再审立案比例应该在5%左右。再审申请所需的材料以及向哪个法院提交第三人可以在各省级高级法院的官网去搜索。

八、申请执行

判决生效后,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是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格式在网上也能查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当事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法院可以采取限制高消费、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拘留、罚款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