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带是塑造江苏全域一体化发展新优势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被赋予“潜在增长极”的重要定位。2023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超9600亿元,占GDP7.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3600亿元,发展韧性持续彰显。今年以来,江苏着力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蓝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赋能未来 江苏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
走进盐城港射阳港区,大件运输车辆正在将叶片运输至港口码头。吊钩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起重机将叶片及叶片工装缓缓吊往轮船,放入指定位置,确保每一片叶片都能安全、准确地装载。
盐城港风电装备进出口港有限公司生产组组长王小玉:“这个项目一共是80套叶片。此次的船舶要装载20套,一共是6.5万立方米、76.8米的叶片,是发往印度的。预计48小时之内完成此次的装载任务。”
近年来,风电产业逐渐成为全球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现低碳能源战略的重要途径。盐城坐拥江苏最长海岸线、最广海域面积、最丰富的“风光”资源,围绕“风电装备进出口特色港”发展定位,盐城港优化申报资料、审批流程、办理时间等环节,实现船舶作业“零等待”、行政许可“零跑腿”、船舶靠离港“零延时”,助推盐城口岸风电设备出口贸易跑出“加速度”。
盐城港风电装备进出口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磊:“致力打造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风电产业特色港,围绕‘五新示范港’建设要求,落实‘管家式’服务,计划全年突破风电装备外贸吞吐量27万吨。”
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港口作为海运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江苏一方面打造世界一流港口,一方面不断强化海洋产业领域创新平台、技术攻关、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在南通,海门中远海运重工获得国内首张氨燃料罐工厂认可及船用产品证书,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一大批国际国内首制“驶向”全球;连云港抢抓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三区叠加”机遇,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枢:“证书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竞争力,也为企业带来了品牌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材叶片连云港公司总经理乔小亮:“我们在连云港基地做的16兆瓦123米的叶片,后续还有147米的叶片的研发。从能力能源利用的角度、海洋利用的角度来说,越大的叶片在海上利用的效果也会更好,带来的资源回馈也会更好。”
【江苏力争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
深耕海洋、经略海洋,当前,江苏海洋产业正处于向新兴领域延伸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转型期。接下来,江苏将积极探索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新优势,释放新动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力争到203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突破6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