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多个管理规模上百亿元的基金经理发生变更,基金圈“离职潮”“公奔私”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
(相关资料图)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从大数据来看,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队伍整体较为稳定、人数持续净增长,2022年基金经理离职率更是创下近十年来最低。而基金经理离任后的去向,也以公募“内循环”和从私募“净流入”为主,公募、私募之间已经形成了双向流动的良好行业生态。
离职率降至10%以下
截至2023年1月底,15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已注册基金经理3284人,管理各类公募基金10607只,公募基金规模达27.25万亿元。
近几年,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愈发频繁俨然成为业内共识,但总体数据显示实际情况不然。
2018年以来,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2025人、2237人、2588人、2865人、3262人,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了14.08%、10.47%、15.69%、10.7%、13.86%,呈逐年递增趋势;每年离职人数分别为192人、206人、237人、299人、270人,离职率分别为10.82%、10.17%、10.59%、11.55%、9.42%。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基金经理队伍整体较为稳定,人数持续净增长。虽然离职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相较于整体数量的逐年增长,离职率长期保持稳定,2022年度更是出现明显下降,降到9.5%以下,为近十年来最低,且为近十年来首次降至10%以内。
基金经理的去向
在整个公募行业人员变动的浪潮中,对于基金经理离职原因的公告,以“个人原因”及“个人发展原因”为主。
华东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业绩表现好的基金经理可能是主动或被挖去更大或更心仪的平台,也有基金经理是因业绩考核等因素离职。
天相投顾报告认为,基金经理变动是正常的职业调整行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对于基金经理离任后的去向,数据显示,流向以“内循环”“净流入”为主。2018年以来新注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457人、406人、438人、604人、631人,其中来自本机构投研梯队及其他公募机构引才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1.49%、69.95%、53.42%、82.45%、59.43%,从来源上看仍以“内循环”为主。
“公”而优则“私”曾经是部分基金经理的职业转型路径,但近年来,部分“奔私”基金经理开始选择回归公募。如2021年于洋“奔私”一年后重回富国基金,2022年韩会永重返公募基金行业在合煦智远担任副总经理。
“公”“私”之间的双向流动也成为基金投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新路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公募基金对来自其他行业机构的“老将”“新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形成了双向流动的良好行业生态。
法规、投研、薪酬共振
但无论如何,基金经理离职对所管理的产品投资风格、投资逻辑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会使得基民的持基体验不佳。随着基金经理离职现象愈发密集,这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
2022年,证监会先后修订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要求基金经理离职6个月后才能到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任职,离职一年后才能到私募基金、保险资管、银行理财等非公募机构任职。
这意味着,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发行管理新产品的时间有所延长。
除了完善法规,基金公司也在着力打造平台化、团队化的投研体系。首先,通过集聚整合内外部资源、内部研究共享等多种措施,打造统一的投研平台,为公司整体投研活动提供基础;其次,由风格相近或不同策略的投资人员组成投资团队,依托投研大平台,在遵守统一风控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做专做深;第三,在投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客观、清晰、可预期的培养路径,形成科学、稳定的人才梯队,提升人才储备的“厚度”,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和传承。
薪酬制度也成为约束基金经理流动的手段。基金公司将长期业绩表现及合规风控水平等指标作为投研人员重点考核要求,强调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在绩效考核方面,着重考核长周期表现,设置投研专业能力等指标;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薪酬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薪酬止付及追索扣回机制,注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