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发行占比不断提升、提前结束募集、募集规模屡创新高……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逐渐回暖下的投资情绪持续提振,新基金发行中的权益类产品热度显著回暖。3月3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第三方渠道获悉,曾豪拟管理的博时均衡优选于今日结束募集,该产品由招商银行托管,募集规模超30亿元。这也是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
除了博时均衡优选,今年2月,计划募集20亿元的工银瑞信中证稀有金属主题ETF也认购火爆,8天共获认购48亿元,配售比例近41.50%。另外,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和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也分别以1天募集近15亿元和近20亿元的亮眼成绩一度引来市场热议。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场年内总发行份额逾1452亿份。其中,2月份就有75只新基金产品成立,发行份额逾884亿份,月平均发行份额11.79亿份;去年同期62只新基金发行份额仅为335.43亿份,月平均发行份额5.41亿份。
不少权益类基金发行期也显著缩短。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十余只权益类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3月3日,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原定截止日为3月31日,变更后将于3月8日结束募集;3月1日,南方中证主要消费ETF也公告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3月6日;华安基金旗下华安匠心甄选混合基金原定募集期为2月21日至3月3日,公司日前也宣布于3月1日提前截止认购。华泰柏瑞基金认为,近期受市场热捧的权益类新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多在弱市考验中有较好的表现,拥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属于市场回暖初期的正常表现。
业内人士表示,及时成立产品有利于在震荡市场中把握低位建仓机会,当前市场环境下基金管理人发行布局的意愿也在提升。如部分提前结束发行的基金已经有建仓迹象。像华夏汽车产业A、中银创新成长等,在提前结束发行后,2月下旬以来净值已有所波动。在经济基本面逐步修复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看好2023年的投资机会。同时,权益类新基金发行的改善也有望在未来为市场提供可期的增量资金。
“风险偏好方面,从我们的风险溢价模型来看,当前各分类指数所隐含的风险溢价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风险偏好后续有望逐渐回升。基于此,我对于2023年的权益市场比较乐观,对2023年经济增长和盈利上行抱有更强的信心,相信估值将走出底部区间,A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建仓方面,新基金也将秉持‘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思路,均衡配置,以成长制造、大消费、周期等具备相对性价比的标的为主。”曾豪表示,未来主要看好三条主线,一是属于高成长型的景气赛道,如新能源里的大储逆变器、电子被动元器件、信创、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海风等;二是困境反转的大消费,特别是医药医疗、食品饮料和免税机场等。医药方面主要是医美、消费医疗和创新药等,食品饮料方面更看好高端白酒和小食品;三是顺周期板块的阶段性机会。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有色、化工和建材的投资机会将越来越多。有色板块方面主要看好铝和铜,建材主要是受益于地产竣工的消费建材。
华安匠心甄拟任基金经理刘潇也表示,2023年春节后出行物流、线下消费、开工等高频数据频传经济复苏暖意,地产行业也回归平稳发展轨道,这都给权益资产上涨提供了友好的宏观环境。新产品将聚焦“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两大方向,以大医疗和大消费为基石,能源科技、信息科技和材料创新为增强,以中长期视角寻找政策鼓励支持、顺应产业发展逻辑、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的优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