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是哪个朝代?五代十国中北汉为何得以存活多年?

来源:汇世网 2023-05-18 14:36:37

北汉是哪个朝代?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领土为十二州,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汉依附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后被北宋所灭。历四帝,共28年。

北汉建国

乾祐三年(950年),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大将郭威,竟将郭威留在开封的家人灭门,又派人刺杀在外带兵作战的郭威,哪知刺客是郭威的亲信,将事情经过全部透露给郭威,没有任何政治野心和思想准备的郭威被逼反叛,在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

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隐帝被杀。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里唯一在北方的政权。

五代十国中北汉为何得以存活多年?

根据《新五代史》等史料的记载,刘崇称帝,正式建立北汉后,立即派兵攻打晋州和隰州,但是,北汉的大军被后周击退。同年四月,刘崇遣使前往辽朝,表达了依附于辽国的态度。同年六月,辽朝派燕王述轧等,册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改名刘旻。

公元951年九月,北汉和辽国组成联军,再度攻打晋州,连续攻城50余日仍无成果。到了公元951年的年底,后周援兵赶到,此时,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已无斗志,纷纷逃亡,阵亡者中有三四成竟是因踩踏和坠崖死的。对此,在笔者看来,对外作战的失利,自然是北汉国力弱小的又一体现了。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后周世宗柴荣继位。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后周皇帝刚刚出现了更替,这在北汉看来,是一个可趁之机,于是,北汉再一次和辽国组成了联军,以此进攻内部不稳的后周。

得知这一消息后,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大军,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后周军队损失惨重。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次作战胜利,自然是北汉对外作战难得的战绩了。

得知前线兵败的消息后,柴荣虽然是刚刚即位,但是,他依然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在五代十国时期,柴荣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而这,不仅体现在北周的治理,更体现在他对外的作战上。彼时,柴荣从大梁统帅禁军出发。刘旻不知道柴荣敢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不攻,南攻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一带),直取大梁。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没有及时获悉柴荣的动向,成为北汉兵败的重要原因。

北汉大军的前锋,和后周大军在泽州相遇。两军交锋,北汉大军就被后周大军击败了。毕竟,柴荣率领的,可是北周精锐的禁军。在初次交锋取得胜利后,柴荣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追击北汉大军。结果,北周大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将士溃不成军,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士兵投降。北汉皇帝刘旻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后周军大获全胜。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最终选择了退军。

后周从北汉都城太原撤军后,北汉皇帝刘旻去世,庙号世祖,儿子刘承钧即位,改名刘钧。刘钧继位后,成为了一位比较勤政的皇帝。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刘钧礼敬士大夫,任用郭无为为相,并减少对外作战事宜,因此,北汉境内还算安定。然而刘钧并不像其父对辽国那样恭敬,这促使他在位后期,辽国逐渐不再支援北汉了。

刘钧于957年改元天会。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病逝,享年四十三岁,庙号睿宗,刘钧的外甥同时也是其养子的刘继恩继位。对此,在笔者看来,刘钧在位时的种种努力,也是北汉得以坚持28年的重要原因。

最后,开宝九年(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虽然赵匡胤生前,没能消灭北汉,但是,北宋整体实力上的碾压态势,促使北汉的灭亡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到了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在这场战役中,北宋先击溃支援北汉的辽国大军,而后猛攻太原。在此背景下,因为援军已经溃败,所以,北汉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至此灭亡。

  责任编辑: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