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东风还是长安,在合资伙伴“甩手不干”之后,因一系列善后工作而牵扯的人力、产生的问题,在今年的特殊时期显得尤为尖锐。相比之下,一汽集团凭借优秀的合资板块,解放与红旗在自主板块中竞相绽放,排名升至第二位。在汽车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自主强是根基,合资优是保障,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挤出效应”日趋明显,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进入全新的“洗牌期”。
汽车合资长期以来都是块“香饽饽”,对国内汽车集团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行业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马太效应”日趋明显,曾经的“香饽饽”俨然成了“烫手山芋”,边缘的合资品牌反而成了拖累股东双方发展的“包袱”;今年以来,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并直接影响了国内汽车集团的座次排名。
拖累集团业绩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格局变化明显,上汽集团的领先优势在缩小、一汽集团的销量稳居第二名;北汽、长安和广汽互有波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广汽、长安、北汽、吉利、华晨、长城和奇瑞。与上月相比,奇瑞销量增速超过20%,华晨略增,其他企业均呈下降。7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90.1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04%。
2020年1-7月前六大集团累计销量
多年不变的集团座次忽然改变,其中的原因既有今年的特殊性,又有长期以来各集团“单科成绩”的演变。从相对简单的业务板块划分来看,合资板块依然是国内汽车集团的销量担当和重要的利润来源,弱势的合资品牌被出局,直接影响了集团业绩,成为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自主板块的成长和发展与否,是集团未来的希望所在,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品牌向上已成为共识。
以东风集团为例,在今年上半年从“榜眼”滑落至“探花”,与其合资板块的持续走弱息息相关。今年4月14日,东风集团发布公告称,雷诺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雷诺将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轰轰烈烈的合资“恋情”在第七年宣告结束;两个月后,东风集团又与裕隆集团达成削减成本的“共识”,纳智捷品牌或将退出大陆市场。
此外,风雨飘摇中的神龙汽车(东风与PSA的合资公司,包括标致、雪铁龙品牌),更是东风集团目前要承担的重大负担,即便PSA和东风方面多次对外“辟谣”:声称标致和雪铁龙品牌不会撤出中国,但近年来的惨淡经营,已是不争的事实。
PSA集团上半年全球销量统计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PSA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22412辆,同比下降62.35%,再创历史新低。当然,PSA在全球的滑落同样惊人,上半年全球销量为103.33万辆,同比下滑45.70%;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为884524辆,占比85.61%,不难看出,PSA正萎缩成一个欧洲地区的汽车公司。
“善后”费时费力
面对“出局”后散落的“一地鸡毛”,对每一个汽车集团而言,都是巨大的包袱。据了解,在东风雷诺的善后过程中,还涉及大量债务亟需处理。仅一期工厂的投资额就高达77.6亿元,每年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约8亿元,作为债务的共同承担者,后续更多由东风集团出面清偿。
有媒体报道称,东风雷诺项目的善后,尤其是工厂产能,将转移给东风集团内部代号为“H事业部”的高端新能源车项目——也就是近期刚刚发布的“岚图”品牌。类似的例子同样发生在长安集团身上:2018年9月,铃木将手中的合资企业股权以“一元”的价格卖给长安汽车,合资公司双方实现“分手”,退出后的工厂产能,一方面由长安继续代工铃木(合约至2022年),另一方面转移给长安的自主品牌。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表示:“在2022年合资合约尚未解除前,长安铃木暂不会改名,长安汽车将加大投入,持续经营。”彼时,有业内人士预测,长安方面或将依托长安铃木的基础与底蕴,加速自主品牌的布局。但从目前的迹象来看,长安仍未能拿出合适的计划,“盘活”长安铃木遗留的资源。
长安与铃木“分手”
同样是长安旗下的合资品牌,DS正在步铃木的后尘,稍有不同的是,长安此次更希望“直接甩手”。2019年11月底,PSA集团发布声明称:“计划出售所持有的长安PSA合资公司50%股份”;而在此之前,长安汽车作为DS的中方股东,已经将长安PSA 50%的股权挂牌出售。一旦出售成功,这意味着,DS品牌在中国的运营将转手他人,与长安不再有瓜葛。
数据显示,2019年,长安集团除去长安马自达有18.70亿元的盈利外,长安铃木、长安PSA、长安福特分别亏损4.03亿元、22.21亿元,以及38.57亿元,合资板块累计亏损达46.09亿元。合资板块的陨落,直接拖累了集团的业绩,加之今年初长安自主板块的滑落,导致一度跌落至大集团排名第六位。
2019年长安集团合资板块经营状况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汽车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自主强是根基,优质的合资是保障,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挤出效应”日趋明显,国内各大汽车集团进入全新的“洗牌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