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实质内容公务出国一律不安排预算 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公”预算下降6.7%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财政局了解到,2020年北京财政民生支出继续加力提效。本市2020年民生投入占比超过八成,民生支出占比和规模均比2019年有所增加。在编制2020年年初预算时,大幅压减差旅、会议、委托业务费等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急需项目支出80亿元。对无实质内容的公务出国活动一律不安排预算,严格控制赴有关“热门”国家和热点旅游城市的访问团组。2020年,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进一步下降6.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已完成3692.7亿元
完成预算过半
据介绍,2020年,在市级支出总体下降的情况下,财政部门通过有保有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大民生支出力度。本市2020年民生投入占比超过八成,民生支出占比和规模均比2019年有所增加。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等领域,保障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与上年相比,在卫生健康、社会保障与就业、科学技术等领域投入有所增强。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安排202.4亿元,增长14.7%,增长较为显著,主要用于实施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继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加强传染病防治、降低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等方面。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安排205.5亿元,增长3.3%,主要用于落实新出台的老年人养老补贴津贴制度和社会办养老床位运营补贴政策、采取政府岗位补贴等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鼓励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27.2亿元,增长4.2%。主要用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市属科研院所及社科单位发展,增强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等方面。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结合疫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合理把握支出节奏,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已完成3692.7亿元,完成预算的52.5%,超时间进度2.5个百分点。
四大措施帮扶中小企业
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
在中小微企业帮扶方面,市财政打好政策“组合拳”,助力中小微企业轻装前行。一是用好“加”法。包括统筹安排近4亿元,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业等,涵盖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乡村民宿等旅游业态扶持,统筹安排超过15亿元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统筹安排1亿余元促进体育企业健康发展,安排实体书店扶持专项资金1亿元。
用好“减”法。包括停征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中小微企业切实减轻负担,阶段性减免用人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用好“乘”法。用财政资金撬动市场资本,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包括提高政府采购市场份额,通过市场向中小微企业“让利”,“疫采贷”为疫情防控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优化融资担保服务等。
用好“除”法。包括简化票据申领程序,降低人员接触风险,灵活调整政府采购活动,减少疫情风险,“零接触”开展会计业务。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预计涉及补贴资金1.7亿元
在保障居民就业方面,北京财政多点发力促稳岗、保就业。加大援企稳岗补贴力度。一是失业保险费返还。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按企业规模、困难程度不同返还一定比例上年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疫情期间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困难中小微企业返还标准,并降低中小微企业返还门槛。二是滞留湖北人员临时性岗位补贴。自3月起,按照在京参保滞留湖北人员人数,给予用人单位临时性岗位补贴至湖北解禁。三是对科技创新、城市运行保障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实行精准支持。以训稳岗,对企业发放以训稳岗培训补贴和临时岗位补贴,政策将惠及全市6.26万家企业、约60万名参保职工。
继续做好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工作方面,继续落实好鼓励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政策。为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配合出台岗位补贴及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用人单位招用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和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依法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按月足额发放不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1.2倍工资的,可按规定申请享受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落实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力保障最低生活方面。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好阶段性失业补助金和农民工临时生活补助政策,放宽申领条件,并推行“全程网办”申领模式,保障失业人员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据统计,截至目前,符合申领条件的共2.9万人,预计涉及补贴资金1.7亿元。(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