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抗旱的原因有哪些?
旱情是指干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干旱历时、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受旱程度等,一般指某个时间段的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气象原因、地形地貌原因、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人口因素、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1、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
3、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4、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5、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抗旱有没有季节之分?
抗旱有季节之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或连旱。
1、冬旱指12-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冬季雨雪少将影响来年春季的农业生产。
2、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秋季为秋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秋旱不仅会影响当年秋粮产量,还会影响下一年的夏粮生产。
3、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三伏期间发生的干旱也称伏旱。夏季为晚秋作物播种和秋作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气温高、蒸发大,干旱会影响秋作物生长以及减产,夏旱造成土壤底墒不足,还会影响到下季作物(如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这期间正是雨季,长时间干旱少雨,水库、塘坝蓄不上水,将给冬春用水造成困难。
4、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本来就是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的季节。假如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发生严重干旱,不仅影响夏粮产量,还造成春播基础不好,影响秋作物生长和收成。
两个或两个以上季节连续受旱,则称为连旱。如春夏连旱,夏秋连旱,秋冬连旱,冬春连旱或春夏秋三季连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