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即将在12月31日到期。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平稳,截至12月22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围绕着“B端”,碳市场风起云涌,碳交易轰轰烈烈,“C端”的个人如何才能加入这一风潮?3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又如何通过碳交易鼓励更多人参与低碳行动?
探路个人碳账户
事实上,个人碳市场与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在蚂蚁森林里收取15g绿色能量,用几年时间在千里之外种下一棵梭梭树;在地图软件上用乘坐公共交通换取5kg低碳能量,积累20次可以兑换一卡通5元充值卡。
12月17日,深圳又多了一颗“低碳星球”。“低碳星球”可将用户通过腾讯乘车码参与的公共出行行为,科学核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积累相应碳积分。小程序与腾讯乘车码的兑换商店进行联通,实现相应的积分礼品兑换。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参与了联合出品,市民可以在程序内开通个人碳账户,通过低碳出行产生的碳积分,将成为未来碳资产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各地绿色出行的“值钱程度”并不相同。例如四川将每次公交出行碳减排量算作64g,深圳每公里纯电动公交出行可减少碳排放量46.8g,而在北京乘坐5站公交,则能收获2500g能量球。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版)》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发现,通过极其复杂的公式计算后,北京轨道出行每公里碳排放因子为28.6gCO2/PKM,深圳轨道出行的碳排放因子为34.5gCO2/PKM。简单来说,在北京坐地铁比在深圳坐地铁更低碳。
除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还有更多内涵。“对于个人来说,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减碳手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减少了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里的碳排放。比如服装、图书、家电等的二手买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贡献了碳减排。再具体到我们二手买卖的衣服是化纤的还是真丝的,或者是棉布的,不同材质的碳的减排量也是不同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秘书长魏玉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但相比于容易量化的绿色出行减碳量,计算其他个人绿色消费的减碳量难度更大。且各个企业端口数据难以完全打通,仅是记录难度就很大。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南青介绍:“碳减排数字账本并不是要用户在我们的App上进行数据记录,而是与有场景的企业进行合作,帮助企业建立个人碳账本。如果个人想要在前端看到个人碳数据,从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具体落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积分兑换不如参与交易
对于以自愿为主的个人碳账户来说,推广的核心在于激励机制。“说实话,现在的奖品吸引力其实不是很大,更希望可以是直接的现金券。收能量球的话大概就是记起来去收一下,身边的朋友在收这个能量的也不是特别多。”在北京工作、经常绿色出行的小妮直言。
“碳积分或碳币只有能够参与市场交易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积分兑换’的激励方式效果并不明显,通常积分兑换的商品或服务价值还是比较小。未来个人碳普惠交易市场的建立,在积分的基础上,还需要探索更多样、更有力的激励措施,比如深圳对碳积分进行免费停车的奖励,成都可以用碳积分抵消交通罚分,这些都是比较稀缺的资源,激励力度会大些。”蒋南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魏玉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碳交易市场主要还是面向B端的,针对C端的目前很多高校、行业协会等都在研究,需要一点时间。现在大家估的碳价大概是五六十块钱,如果个人都参与碳交易,可能每个人的碳量不多,但是14亿人加起来就很多,市场流动性会非常大。”
目前来看,个体通过消费所积累的碳减排量相对微小又分散,难以在现行的碳市场进行直接交易。通过碳普惠平台积累碳减排量后整体交易,或许是一种手段。9月4日,高德地图和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就“MaaS出行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意向,预计交易金额75万元。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市场化交易,将个人绿色出行方式转化为物质和精神激励。
虽然碳市场交易已经起步,但整个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个人碳账户”运营都存在一些困境。如四川的“早点星球”小程序,在手机上打开时反复显示“登录失败”或“请求错误”;广东在2017年将PHCER(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补充机制,允许个人或企业将减排量接入碳交易市场,但在次年,广东暂停受理了PHCER的备案申请。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崔莹和钱青静在文章中谈到,目前大部分个人碳账户平台都是无盈利模式,大多是与环保、公益基金进行合作,政府提供支持的空间还很大。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用于大数据技术的维护和优化,还可以以补贴或减税的形式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对个人碳账户项目的资助。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