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都涨了20%,市场收益倒数前十基金跌幅均超15%

发布时间:   来源:格隆汇  作者:

2018年至今,A股的结构性行情并没有结束,对于连续万亿成交量能的市场,市场的主线是很难被自身破坏的。于机构而言,板块间的快速轮动考验的是基金经理择股、择时的能力。

今年半年度期刚刚结束之际,从排名前五的基金发现,这些基金在今年取得丰厚收益均是重仓押注一个领域:新能源、光伏、CRO赛道等等,这种风格也是前年,去年跑出来的基金经理的策略。

今年的创业板依旧表现强势,指数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在今年涨幅近20%,而从3月份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30%。那么对比之下,截至目前为止那些排名吊车尾的基金,买了什么呢?

1、均跌超15%,海外基金占一半

根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全市场8216只基金当中,收益倒数前十的基金在今年跌幅均超15%,这其中易方达的基金三只基金、方正基金有两只,而在今年受到政策影响,海外类型的基金也是达到了三只。

而全市场排名倒数第一的基金是:交银中证海外,是国内首只跟踪海外中概股的指数基金,今年收益率跌幅20.25%,从2015-05-27成立以来,取得58.30%的收益,小于同类平均水平,同类排名27/57,从该基金表现来看,区间最大收益最高超150%,而到现在回到60%左右,近乎下跌了一大半。

 

该基金的持仓结构来看,都是国内一线的互联网巨头公司,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拼多多、百度合计仓位占比在36%左右。

此前,在全球疫情暴发后,互联网行业受到冲击较小甚至一定程度上甚至反而受益,叠加全球宽松流动性,互联网行业公司股票前期普遍受到投资者追捧,互联网行业也成投资最拥挤的赛道之一。

在今年,互联网公司大涨之际积累的泡沫叠加反垄断的持续推进,造成互联网股集体连续下跌,但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特性,很多公司成长性普遍较高,在股价调整后,这种投资于社会进化的基金的赔率也慢慢增大。

2、副班长:方正富邦创新混合

如果说海外基金在今年滑铁卢更多的因素来源于政策层面的利空,那么在A股市场,创下倒数第一的基金,就要看看到底买啥造成的。

方正富邦创新混合动力是全市场倒数第二的基金,最新的净值1.2282,这只老牌基金,从2011-12-26成立以来,在同类基金排名均是倒数。

成立以来取得95.18%的收益,小于同类平均水平,同类排名334/347,期间资产净值缩小99.00%。从各区间表现看,该基金今年以来表现较差,收益率-18.50%,同类排名1653/1654;1年收益率-27.48%,同类排名1243/1245;3年收益21.19%,同类排名626/638;5年收益-8.34%,同类排名493/499。

作为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却是在-35.81%,业绩的持续低迷造成了资金规模的缩水,从2011年13.12亿元到最新季度仅仅0.22亿元。基金经理是吴昊、李长桥,两人任职年化23.05%,排在1445只同类基金当中1443只。

 

资产配置中,截至到最新的季度,该基金股票类资产占比在74.38%,较上期减少18.20%,持仓结构来看,制造业占比最大达到40.12%,较上期减少35.06%,其次是金融和信息软件。

前三大重仓股分别是:平安银行、金山办公和宏达电子,不过泰格医药、格力电器、南京银行、山西汾酒、鸿远电子、顺丰控股持仓占比均在4%以上。但是在今年,重仓股当中,跌幅最高的分别是顺丰控股、格力电器和古井贡酒。

 

可以看到,该基金采取的均衡配置策略,布局行业的龙头以及二线细分龙头,但是这类的个股在今年不被资金的重视或者主流机构的风偏并不在此,导致股价萎靡不振。

所以,在目前的市场风偏下,考验的是每个基金经理择股、择时的能力以及投研能力,押对了赛道,自身基金的自然跑赢绝大多数的同行,但是一旦判断错误,会给基金净值带来影响。

那么在下半年,行情如何去走呢?在这里顺便也来听听知名基金经理的观点。

对于后市观点,景顺长城刘彦春指出,年初以来,金融体系资金充裕,但实体经济融资收紧,基建投资增速下行,相关产业链呈现“周期触顶”特征。具体到消费的各个领域,疫情之下大众消费品更为疲弱,表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受疫情影响更大;但高收入人群受冲击相对较小,高档消费品仍然维持较高景气度。因此,市场很可能高估了总需求边际变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表示,2021年下半年达成群体免疫的时间将决定全球经济的相对强弱走势,也直接影响到各国汇率表现和货币政策。从当前情况来看,全球整体接种率大约是25%,中国疫苗完成接种率大约25%,美国接种率大约为50%,德国和英国接近60%。这种情况下中美经济周期将分化,人民币存在阶段性贬值的压力。此外,如果美国开始缩减QE规模(Taper),人民币利率将面临阶段性的上行压力。

张玉龙认为,在2021年下半年的环境中,表现最优的将会是成长股。“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药生物行业、人工智能行业、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行业具备长期的空间。我们也看好消费行业的盈利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 豫ICP备17019456号-10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