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市鼓楼区深化校地合作签约活动上,南师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介绍:“学校与地方紧密合作,现已落地创新项目20多个。与南京仙林大学城共建合成生物创新谷,在六合区建立未来大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目前又与鼓楼区共建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校地携手打造合成生物新高地。”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合成生物产业链招商项目”“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合作项目”两批共10个项目的签约。
“跳出南师办南师,打开大门办南师。”近年来,南师大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以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国际化“五大合作”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双向奔赴、双向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校地合作,共筑创新发展“智高点”。
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江苏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深时数字地球创新研究中心……诸多新型研发机构相继布局。
去年起,南师大与江苏10余个设区市和县(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等为重点,组建起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产学研合作经验的人才团队,与地方开展深度合作,助力产业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部署,南师大与常州市合作共建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构建合成生物学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融资、成果落地的全周期支持平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校企合作,共创科技攻关“联合体”。
推进科技创新,企业是“出题人”,也是“答题人”。近年来,南师大与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继建成南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玄武科技园等9个产学研合作平台。
南师大将企业需求融入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探索“高精尖缺”人才和各类高端人才的共引共育共用模式,携手行业、产业开展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南瑞集团合作共建的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成功获批首批国家产业学院。
——校校合作,共绘高等教育“同心圆”。
与教育部、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口共建伊犁师范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拉萨师专、新疆政法学院等西部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参与筹建新疆工业学院……多年来,南师大用心用情做好受援高校教师派送、师资进修及干部培训工作,为受援高校学生交流做好服务。
近年来,南师大与中国社科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一流高校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战略合作,汇聚科研创新合力,加速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产出。同时,发挥学校师范特色,积极参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累计培训教师5500人,受益学生超过4万人。今年,被帮扶院校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数万教师获益。
——校所合作,共赋科创平台“新动能”。
今年初,南师大与南京鼓楼医院共建“生命健康研究院”,不到一年时间,校院双方专家联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成功获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2家科技公司成功落地。
南师大与地方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科创平台,为学校生物制造、人工智能、运动康复、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新型交叉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科技动能”。近年来,南师大与南京市口腔医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与常州市体育医院共建南师大附属体育医院,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服务中心共建南师大附属栖霞体育医院,让科研成果及时惠及广大群众。
——国际化合作,共建全球“朋友圈”。
“开放办学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在教育部主办的2024年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工作会上,南师大校长华桂宏表示,将通过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群体、引进全球卓越的教师队伍、培育优质国际合作项目,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大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南师大先后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诺贝尔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教授受聘担任南师大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南师大在科技前沿领域建立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建“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获批教育部“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成员高校。
“五大合作”协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展现新的气象。“南师大将围绕‘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发展目标,按照‘弘文 强理 建新工’思路,持续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南师大党委书记王成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