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影响上海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
上海市卫健委1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上海现有癌症现患病人49万人,患病率达3%。上海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导致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的首要原因。
早期预防和早期筛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重要的两大癌症防控策略。该委方面介绍,近年来,上海积极研究和推广癌症筛查适宜技术,组织开展人群筛查,大力推进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据统计,2013年至今,上海完成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475万人次,并追踪到确诊的癌前期病变患者1.85万人,大肠癌患者3895人,其中早期比例达46%;而在项目启动前,此间所有户籍居民早期大肠癌病例比例仅11%。上海市卫健委方面透露,2021年,上海计划再为30万民众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提高大肠癌患者的诊断早期比例和生存率。
第三十三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15日开幕。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数居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2007-2020年,申城退休妇女和生活困难妇女妇科病、乳腺病筛查项目共筛查499万人次,查出患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人数2962人。
癌症负担,不单只是个人负担,更是家庭负担、社会负担。记者15日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某些癌症呈现出的家族聚集性,被称为“遗传性肿瘤”。“遗传性肿瘤”隐匿性强、发病年轻化,和家族基因有关,但却“可防可治”。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抗癌协会携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当日发布了更新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重点关注遗传性肿瘤,希望通过普及遗传学肿瘤的知识,帮助民众及早识别和发现遗传性肿瘤,获得早诊早治机会。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上海市抗癌协会每年组织下属各专业委员会,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集合了全球最新的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研究结果,结合中国人群实际情况,提出了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方法和预防方法,以指导专业机构和大众预防癌症的行动。
今年推出的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着重发布了遗传性肿瘤,尤其是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综合征的预防和筛查信息,并对2020年版的推荐中肺癌、大肠癌、肝癌、白血病等2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对象、筛查和预防推荐进行了更新。
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议:通过知晓个人和家庭相关癌症危险因素、警惕相关疾病、症状和危险信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家族具体情况,积极参加癌症筛查、注重个体和家庭成员的定期体检,来降低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