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受访八零九零后期待大力发展0-3岁托育服务
受访者最期待的托育服务形式是公助民办和社区托育
全国两会上,0-3岁婴幼儿群体托育问题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聚焦的重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岳华峰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现“幼有所育”。落实0-3岁托育服务能很大程度减轻家庭生育压力。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38名80后、90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0%的受访者为谁来带孩子的问题而苦恼。75.2%的受访者期待大力发展0-3岁托育服务。
受访者中,80后占65.0%,90后占35.0%。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7.3%,二线城市的占47.0%,三四线城市的占22.9%,城镇或县城的占2.4%,农村的占0.4%。
公助民办、社区托育等形式托育服务呼声最高
北京市民王禾(化名)的儿子4岁了,因家中老人年纪大了,一直是两人边工作边带娃。“我们也考虑过找一个阿姨,仔细商量后还是作罢”。王禾解释,她和爱人每月收入除去房贷和生活、教育开支,所剩不多,只能凡事亲力亲为了。
戴乔阳(化名)的女儿上幼儿园,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接送上下学,给他减轻了相当大的负担。“我身边很多同龄人,有的是把父母接过来,有的会请阿姨,都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销。看护小孩对年轻人来说太是个问题了”。
内蒙古的杨琦(化名)结婚一年了,还没有要娃的打算。她直言,双方父母都还没退休,没有人帮忙带孩子是他们近两年不要娃的主要考虑。
调查中,88.0%的受访者坦言为谁来带孩子的问题而苦恼。在问到年轻夫妇不想要二孩的原因时,照顾二孩没人手(67.3%)、缺乏安全合适的托幼机构(54.0%)都排在前列。
32岁的常晶晶(化名)有个一岁半的女儿,一直是孩子奶奶在带。她感慨,随着老人上了年纪,身体明显吃不消了,“我们心疼老人。但眼下也没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托育机构,实在是两难”。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认为,应尽快建立0-3岁托育服务体系。“生了孩子没人带的反映非常强烈。养孩子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要雇月嫂、保姆,或者父母轮流带,难度非常大。国家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有生育意愿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石人炳表明,国家加大力度发展0-3岁托育服务对家庭教育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能解决婴幼儿照料问题,另一方面,相对于私人机构,国家发展的托育机构能够降低家庭的婴幼儿抚养成本。“我们要建设生育和谐型社会,我对此的理解是,既要对‘生’友好,也要对‘育’友好”。
75.2%的受访者期待大力发展0-3岁托育服务,80后(76.4%)的呼声高于90后(72.9%)。二线城市(76.1%)、一线城市(76.0%)受访者期待程度更高。
要让年轻夫妇安心生二孩,56.6%的受访者都提出加快发展0-3岁育幼服务机构,增加服务供给。
王禾表示,社区托育、单位托育、幼儿园托育,在她看来是对年轻夫妇帮助最大的三种形式,“孩子小的时候,在家或单位托育都比较方便,让夫妻省时省力。孩子大点要上学了,放学直接在学校托育,家长放心,还避免了奔波折腾、影响工作”。
受访的80后、90后更期待哪种形式的0-3岁托育服务?调查显示,公助民办(56.4%)呼声最高,其次是社区托育(52.8%)。其他还有:民办托育(45.0%),企业单位自办(34.7%),幼儿园托育(28.9%)。
70.2%受访者希望托育机构对婴幼儿养育提供咨询指导
王禾认为,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要重视规范化、标准化。“现在0-3岁托育服务基本由私立的亲子教育机构承担,质量难以保证、收费高。希望政府能够在托育服务上参与更多”。
杨琦希望,托育服务的种类可以丰富、灵活,“比如有时只需要托育半天或几个小时,时间、地点不固定。希望机构的服务内容可以多样化,比如提供对婴幼儿的护理、养育知识的普及和指导,这样家长在面对小问题时能轻松科学地应对。目前这些知识除了孕期医院安排的几节课,基本全靠家长自学”。
翟振武认为,目前阶段,我国的0-3岁托育服务先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数量少,再一个是不够普及。“首先要建立起来,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考虑质量高低的问题,比如服务项目、教师资质、质量标准、安全性等”。
石人炳表示,0-3岁育儿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种,需要多条腿走路、多主体参与,国家力量、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和社会资本的力量都参与进来。“比如应该建立起公益托育服务机构,但是光靠国家去普及有难度,可以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与进来,国家适当给予一些补贴。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在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规范、监督,使市场更加健康”。
对于0-3岁托育服务机构的发展,70.2%的受访者希望对婴幼儿的生活照料、保健护理和个体发展提供咨询指导,64.0%的受访者建议提供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托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