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要时段,昨日,重庆召开农村地区倡导节俭文明过节新风 加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重庆今年倡导就地过年,禁止村民办无事酒,倡导婚丧嫁娶从简。
禁止操办无事酒
婚丧嫁娶从简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宏称,在外务工的农民朋友,希望能留在当地过春节。留在农村的农民朋友也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减少在流动和集聚的过程当中传播和感染风险。
重庆各区县要严格落实村规民约,将不滥办酒席纳入节庆期间村规民约的主要内容。统筹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多方力量,引导村民不办无事酒、不大办酒席。引导村民减少家庭聚会、祭扫等活动。村(社区)干部、党员要带头不办无事酒,不参与送礼、不帮助操办酒席,劝说引导亲属不办无事酒。
同时倡导婚丧嫁娶从简,各区县要劝说农民群众不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提倡婚事新办,杜绝铺张浪费;丧事简办,培养厚养薄葬观念。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能不办的就不办。
对于确实要办的农村婚嫁等宴席,要严格控制宴请规模,减少人数,举办者应提前5日向村(社区)报告备案,并经同意。丧事要及时向村(社区)申报备案。
对于委托家宴服务经营者承办宴席的,家宴服务经营者还要及时、主动、如实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备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此外,乔迁、开业、开工、满月、周岁、生日、升学、参军等,原则上不得办酒席。
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
储备30天以上防疫物资
春节期间,会有大量返渝返乡人员,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畔在答记者问时称,卫生健康部门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应对。
“近期国内发生的几起聚集性疫情,充分暴露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较弱的短板。随着春节的到来,跨省、跨市、跨县的人员大流动给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李畔介绍,首先是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当前,各区县卫生健康部门在前期组建成立的核酸采样、检测、流调、消杀、心理干预和社区防控等6支专业队伍基础上,增补专业人员,向农村乡镇下沉,充实基层力量,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可以在农村地区迅速展开流调、采样、检测等工作。
提升基层防控能力,入冬以来,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多层级、多轮次、分专业的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大培训,累计培训25万人次以上。目前,正在加紧对乡镇、村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院感防控等专题培训。
要强化疫情监测措施。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防控中的“前哨”作用。
做好防控应急保障。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都储备有30天以上的防疫物资。完成2个机动检测实验室和4个城市检测基地建设,每个检测机构日检测能力过万,所有区县均有2个以上核酸检测实验室,全市日最大检测量超60万人份。
农村居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疾控专家建议要做好这些方面
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长、主任技师季恒青介绍,外出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必须返乡则途中做好防护。首先是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返乡途中要注意勤洗手,防污染,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洗手。在途中尽量避免扎堆聚集,人与人之间要保持1米社交距离。
“节日假期在家期间,也要注意个人防护。”季恒青强调,减少或不参与各种形式的聚集活动,非得参加必须戴好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外出回来立即用肥皂洗手。如果出现了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好口罩及时就医。
新闻链接
▲
春节期间,
猪肉、蔬菜供应量充足
“肉盘子”、“菜篮子”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重点。杨宏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春节期间,猪肉供应、蔬菜供应量是有保障的,广大市民可放心。
据悉,去年末,全市存栏生猪、能繁母猪分别为1116.4万头、112.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1.1%、27.1%,重庆生猪生产已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以上。累计出栏生猪1589.5万头,同比增长7.4%,总体形势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末,存栏牛105万头、羊320万只、家禽12160万只、兔78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6%、0.4%、2.8%、1.9%。肉类总产量170万吨,同比增长6.1%;禽蛋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3.4%,畜牧业生产总体呈现加快恢复发展。
202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178.8万亩、产量2113.5万吨。全市常住人口人均蔬菜生产量65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9位、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2位。去年末,全市蔬菜定植面积约38.7万亩,同比增长约3%。定植品种主要是萝卜、莲白、莴笋等地产秋冬季大宗蔬菜品种,其中莲白、萝卜、莴笋、土豆的定植面积均在3万亩以上。预计1月份地产蔬菜上市量将超150万吨,同比增长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