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多,姜奶奶轻声关好门,拿着白色蛇皮袋准备往楼下走,听到居民楼拐弯处的垃圾箱传来一阵响动,她小跑了起来。“声音蛮响,晓得里面有多少可以卖钱的宝贝哟,女儿等下回来我就不好捡了。”
姜奶奶和女儿住在一起,自己那套稍破旧的房子租了出去,租金每月1000元,加上每月3200多元的退休金,她说自己“其实也不差那几个钱”。但跟一些老年人一样,爱从垃圾堆里捡“宝贝”的习惯,姜奶奶一直改不掉。
老人 不缺钱,就想找点事做
“一晚上晓得几多人丢东西哦,我比那边那位婆婆起得早,不起早点,车子一大早就都拖走了。”72岁的刘阿姨退休前在事业单位工作,老伴儿两年前因癌症去世,儿子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跟姜奶奶不同,她常常早上四五点往小区的垃圾箱跑。
刘阿姨坦言,刚开始去垃圾箱捡东西时,怕别人看到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晚上才出门,没想到晚上还是会碰到人,干脆就一大早去捡,时间长了,到了那个点人就醒了。“你们经常拿快递,这些盒子都可以卖,还有瓶子和易拉罐,我们那时候多困难呐,年轻人要节约点。”
旁边3位邻居家的门前都是干干净净的,而汤奶奶家的大门前,总是会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包装袋,里面装有空塑料瓶、生锈的铁锁和水管等废弃品。记者走到汤奶奶家附近时,正好看见一位小伙顺手把3个快递箱放在她家门前,“大家都知道她爱捡东西,有什么可以卖的,我们就主动送过来了。”
“一个人在屋子里蛮闷,我就想找点事做,回来以后我洗手了。”汤奶奶指着自己房间摆放的消毒液告诉记者,她今年80岁,从国营企业主管的岗位上退休。以前路过居民楼前的店铺时,看到店员把大纸箱子往垃圾桶扔,有时候好几个大箱子垃圾桶都装不下,她觉得怪可惜的,就往家里捡。
记者在汤奶奶家看到,一捆捆的纸壳堆满了将近半个客厅,墙角的3个大米袋子里装有塑料瓶和易拉罐。“最近纸价好像要涨了,幸亏我等了两三个月没卖,去年过年没到孙女家去,这些卖了以后,今年可以多给她包些红包了。”汤奶奶捂着嘴,笑哈哈地说。
“我们这个小区的卖得价格低些,蛮划不来,多几角是几角,买菜就少花点钱了。”80岁的全爷爷以前是位大学教授,卖掉捡到的东西前,他总会走到附近的3家废品站问问价格。社区工作人员头疼的是,全爷爷有时候囤些废品也不拿去卖,家里成了垃圾窝。“出去逛逛捡点东西,就当是走路锻炼,总比待在家里要强吧。”
子女 劝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办
“之前跟她讲过好多次,捡回来的东西不卫生,她答应不捡了,过段时间又开始捡。”谈起母亲爱捡东西回家的习惯,姜奶奶的女儿赵女士直叹气。
赵女士记得,有次她在母亲的床铺下不小心踢到一个锁坏了的旧行李箱,本以为是母亲自己买的,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装了大半箱踩扁的易拉罐,有几个没来得及踩就放了进去。担心说多了母亲心里难过,她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赵女士有些内疚地说,母亲经常等自己睡了才睡觉,有次加班回到家11点多,母亲一个人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桌上的一满杯茶都还没喝。“工作比较忙,可能是我陪她的时间少了吧,现在放小长假我都不怎么出去玩,有时间就多陪她。”
“我妈年纪大了,她总是出去捡废品,估计是有些空虚了,劝了好多回劝不住。”汤奶奶的儿子回忆,大概他的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开始经常往家里捡东西,因为劝不住,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有些邻居以为我不孝顺,不给我妈钱用,还说过我。”
汤奶奶住的居民楼,背靠着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边一家服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事们都知道汤奶奶经常来捡纸箱,就告诉她扔纸箱一般在下午交接班的时间,到了时间点,老人来捡的时候,大家会装作没看到她。“我们会提前把纸箱拆开放在这里,箱子多的时候,还会留几根塑料捆绳。”
“楼里面住的蛮多都是老人,纸壳子烧着了不得了。”汤奶奶所在社区的副主任直言,因为担心引发火灾,她和网格员会时不时去老人家里看看,看到老人家里废纸箱堆得太多,大家过一两天会推来推车,哄着她把东西推走卖掉。“有时候晚上碰到她翻垃圾箱,怕她不好意思,就没跟她打招呼。”
专家 父母需要陪伴,有些是患病前兆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一些老年人经历过比较艰苦的生活,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勤俭是可贵的品质,应尊重和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应过多地责怪他们。人是社会的人,老年人退休以后,减少了跟社会的接触,会有种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应通过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社区可发挥下沉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人员的作用,定期走访空巢独居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
“孤独是老年人内心比较大的问题,独居老人爱捡东西的现象更为明显。”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院长李先富说,有些老年人爱捡垃圾,其实有利于废弃物品再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可以引导他们做垃圾分类的志愿者。老年人需要有精神寄托和自我认同,通过捡拾废品换来钱物贴补家用,这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实现了自我价值,久而久之就会成瘾。“子女应考虑父母的内心需求和感受,有时间多陪伴父母,减少他们内心的孤独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劲松告诉记者,跟喜欢翻小区垃圾箱的老人不一样,有些老人捡拾垃圾后会囤在家中不拿去卖,这样的老人可能患上了“囤积癖”。“囤积癖”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部分有“囤积癖”的老人,可能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肖劲松建议,如果家中老人经常出去捡拾垃圾,特别是有囤积现象,子女最好带老人去医院做心理评估。
对于有这类习惯的老年朋友,武汉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疗主任李伟教授提醒,垃圾桶和垃圾堆等场合,细菌和病毒极易滋生。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等防护物品使用量较大,应避免捡拾废弃针头、药瓶、口罩等废弃物,接触废弃物品回到家中要反复清洗双手,如不注意卫生,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