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也有快递服务站 村民月收入增收千元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蔡大哥,现在在家吗?你有个快递到了,挺大件的,我等会儿给你送过去。”陈智宏将脚边的几个快递包裹摞成一摞,搬放到停靠在门外的电动车上。

正午时分,日头正盛,几名行人从陈智宏的快递站前走过。一旁挂着“漳州出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招牌的店铺里,十几名工人在打包堆积成小山的红蜜薯。装袋、封盒、贴单……陈智宏的爱人朱小燕在其间,拿着一叠打好的快递单忙里忙外:“最近几天我们的红蜜薯销量很不错,一天少说能有1000件。”

“卖得这么好,怎么还送快递?”

“都是邻里乡亲的,我送习惯了。”陈智宏戴上头盔,笑得腼腆。

陈智宏和朱小燕是福建省漳浦县竹屿村一对有名的“快递夫妻”。他们的快递服务站,覆盖了包括竹屿村在内的漳浦盐场片区所有村落的收件、派件等业务,是个服务于方圆2公里、9000多人口的小“枢纽”。“别看这只是个快递小站,村里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它。”朱小燕言语间充满自豪。

设小站

陈智宏和朱小燕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双双进入漳浦县一家食品厂工作。专业对口、工资稳定,在这个小县城,算是份让不少人艳羡的好工作。

2013年,大女儿出生,为了照顾孩子,朱小燕动起了辞职的念头。可辞职了,还想做点什么,最好“既能顾家,又能增收”。

“不如你申请设个村站,就在家收收件、派派件,边看孩子边赚钱,还能方便村民取件。”熟人林大姐出了个主意。林大姐的小卖部就在食品厂对面,既售卖食品百货,又存放顾客待取的快件。陈智宏夫妻俩常会到这里给亲戚朋友寄东西。

林大姐的建议让朱小燕动了心。彼时,竹屿村离县城足有20多公里,村民取件要到邻村,极不方便,快递进村肯定是趋势。“现在设村站,咱们算偏远地区,属于超区派送,总公司每件给补贴3块钱!”小两口一合计,决定由朱小燕辞职回到陈智宏的家乡竹屿村设站,站点就设在自家旧屋。陈智宏留在厂里上班,同时借助通勤的时间协助运送快递进出。

“就两个字,兴奋!”2013年10月,第一批快递进村,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快递站引来不少村民围观。“送件人兴奋,收件人也兴奋,村里人跟着兴奋!”朱小燕说,虽然只有三四个件,但意义却非同一般——快递进村为村民带来了网购体验,也为这个小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几件、十几件、几十件……不到一个月时间,村民网购进村的快件数快速增长。小两口还在家装了个电脑,帮村民在网上下单网购。

兴奋劲儿过去了,现实问题又摆在了朱小燕面前:每天几十件的快件量难以维持小站的长远经营,得想办法增加小站的快递流量。

进村件已基本稳定,只能从寄件量上下功夫。这时,邻村老乡主动找上门来,提出把他们在电商平台上的六鳌红蜜薯、紫菜等特色农产品订单都交由陈智宏的快递服务站寄出。

“每天大概要寄出几百件,最高峰时能到3000件!”看着小站红红火火,陈智宏也辞职回村,和妻子共同“战斗”。为了方便快递车辆进出,夫妻俩还在临街新房里辟出两间店面作为小站的新址。

拓思路

夫妻俩满腔热血投入小站,眼看小站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了。可没成想,这红火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小站就再度遇到困境:一方面,乡村快递网络日渐成熟,小站不再属超区派送范围,原来的补贴被取消了;另一方面,售卖六鳌红蜜薯的商户变多,竞争加大,合作方的订单寄件量一路下滑。

怎么办?“竞争力不足,不就价格上没优势吗?咱们自己就是做快递的,可以好好用起这个‘资源’。”思来想去,夫妻俩决定自己做电商卖红薯!

打定主意,说干就干。夫妻俩分工明确,朱小燕负责打通销售渠道,陈智宏负责保障货源品质。

注册公司,入驻多个电商平台,接受一件代发,接收微商代理,延长接单时间……朱小燕从多渠道入手,很快,自家卖的蜜薯销量一路攀升至四位数。

陈智宏这边也毫不落后。明确品种,选定规格。开着自家小货车,陈智宏直奔六鳌镇的红蜜薯地,见到在耕作的农户就攀谈起来。“一斤2.5元,按我要求的大小规格挖,挖好直接上门收。”陈智宏给的价格挺实在,农户都自己找上门来要供货,一个人收不过来,咋办?“让利合作社,由各合作社统一收购运送到快递服务站。”这样一来,节约了时间,还省下了多趟运输的成本。

夫妻俩的电商生意旺起来了,不仅带动了农户红蜜薯的销售,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红蜜薯的晾晒和打包,我们按小时计费,吸收村民参与。”一个月下来,参与打包的村民每人至少能增收千元。

谋长远

“红蜜薯销量好,也直接带动服务站快递流量的上升,这可是双份利啊。”

“蜜薯件的快递利润都让出去了,几乎不挣钱,收益主要靠电商这块。”陈智宏坦言,“在村里干快递,流量少,利润薄,也辛苦,一般都很难坚持下去。”近几年间,盐场片区也陆陆续续办起过几家新的快递服务站,可都没多久就关门了。

“那就没想过不干快递了,只专注电商?”

“想过,但离不开。电商也得靠快递!”

从不知道网上购物为何物,到如今每天吃的蔬菜都是网上购,快递进村7年来,几个小村的生活早已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今,小站每天都有300余件进村件。进村件数多了,需要陈智宏上门派送的却少了。“村民出门都会顺道来我这一趟,把自己的件取了。”碰上一些大件,陈智宏会主动送上门,“村里最远的也就四五公里的路程,电动车来回半小时就行。”

“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现在养殖业、加工业都兴了起来。”通了快递,这几年间,村里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因为有便捷的物流,养殖的鲜虾、小鱼能及时运出,邻县的枇杷也能及时送进来,加工成枇杷膏后又及时运出去……快递小站虽小,可已同方圆几个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起来。

“不能光想着自己发展,更要念着邻里乡亲共同发展。”陈智宏话音刚落,朱小燕马上总结:“小康小康,带上老乡。”说完,她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

最近,夫妻俩又盘算着涉足农产品加工和养殖业,丰富产品种类。前阵子,有客户来到红蜜薯地考察,做了一场直播,展示红蜜薯收获的全过程,让订单量大增。这也给了小两口启发:不久的将来,直播进村后,小站又将迎来一波新的流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 豫ICP备17019456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