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鄱阳湖区的过冬候鸟群。 (资料图)江西九江永修县委宣传部供图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日消息,根据定期监测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有35万余只水鸟抵达鄱阳湖栖息。
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占全球种群98%的白鹤在此越冬。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进入候鸟越冬期,都会组织各保护站开展逢八定期监测工作,即每月8、18、28日,在各自辖区开展监测调查。根据定期(逢八)调查结果显示,鄱阳湖保护区各站辖区内记录到越冬候鸟数量约35万只。
据统计,鄱阳湖保护区科研科及11个保护管理(监测)站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监测统计到鸟类100种,其中水鸟60种,其他鸟类40种。白鹤、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陆续被监测到。
连日来,受长江中上游和五河来水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下落至10米以下,进入低枯水期。江西水文部门12月1日15时数据显示,鄱阳湖标志水文站星子站水位9.80米。
“水位下降后,湿地的有效面积逐渐增多,部分候鸟返回鄱阳湖区栖息觅食。”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一级主任科员罗浩介绍,目前候鸟陆续由北往南抵达鄱阳湖越冬,部分监测站可监测到的候鸟数量明显增多。
“针对候鸟保护,我们积极跟踪监测洪灾过后的苦草、黑藻等候鸟常取食的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罗浩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大监测和保护范围,发掘栖息地潜力,同时,做好物资储备,在候鸟食物短缺时适当进行人工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