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行业加速“新基建” 助推中国-东盟共商合作新未来

发布时间:   来源:光明网  作者:

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同纵深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东盟与中国实现支援协同、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的前提是双方语言相通,能够顺畅的理解、交流,当前对东盟的国际传播存在诸多困境的关键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及语言体系的复杂性,跨语言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举办的“2021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上,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恩培指出,东盟十国九语,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爆发式增长给双方的沟通交流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国家语言能力建立以及语言服务水平关乎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未来。

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传播能力待提高

国家语言能力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利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我国国家利益遍布全球之际,国家在维护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海外侨民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全球语言的数量、完善的人才储备和应急使用机制,是否构建了强有力的语言保障体系。

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通,是天然的合作伙伴。自200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如今东盟已经位列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也是中国-东盟合作的基石。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除了陆海空的物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播先行来促进交流,带动民心相通。然而,双方的合作相通面临着发展困境:东盟十国的语种包括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泰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菲律宾语等,复杂的语种结构、尤其是小语种对中国的国际传播、东盟与中国的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宇明教授表示,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外语能力是个人的重要的语言能力,也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语言大国,也是外语学习大国,但却是一个语言能力的小国。”

国家语言能力,就是国家处理海内外各种事务时能否得到及时的、合适的语言支援。“世界最重要的语言约20种,各地、各领域较重要语言200种(使用人口400万),学术研究有7000种语言,而目前我国只具有100余种的语言能力。”李宇明教授介绍。

此外,我国语言服务业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语言服务意识薄弱,语言服务体系不健全,语言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且比例失衡,语言产品和技术薄弱等短板问题。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相对滞后,意味着在沟通时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传播,这将制约了一些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会潜藏着一些风险。

多路径推进语言服务行业“新基建”

随着我国与东盟对外贸易、文化等交往活动增多,语言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如何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语言服务行业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当下我国走出去首要解决的挑战。

“过去1600年语言服务行业的作业模式几乎没有改变,无法从本质上满足市场多元化、场景化的语言翻译需求。”何恩培介绍,随着场景应用的多元化转变,以及翻译数量爆发式增长,传统的语言服务模式、处理速度及处理流程正面临着的巨大的挑战,语言服务行业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新基建”。

其一,利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效率、突破产能瓶颈。过去30年至今,信息爆炸增长超1000倍,人类提供的语言服务能力未发生根本改变,这会导致翻译质量的下降,且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

其二,行业必须大协同,形成语言服务行业统一标准、体系以及规范,专业的去对外传播。行业内目前的一个个公司仍是信息孤岛,各自为阵、低层次低效率重复建设。此外,不同版本的语言服务产出,给对外传播造成诸多不确定性。

其三,要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导向来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因为语言的天然属性决定了,语言是无法靠机器自学完成的,语言专家的断层日趋严重,语言专家应该同科学家一样被重视对待。每个国家的语言人才培养不要因为人工智能出现而放松,更不能丧失对语言专家的尊重,没有好的语言专家,语言能力建设只会越来越糟。

此外,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必须建立中文自信。“翻译的价值是传递信息,而使用母语进行传播则传递的不仅是信息,还包括文化的神韵。”随着国际传播的开展,在特定场合要树立中文地位,像普及英语学习一样,让世人认为会用中文沟通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只有被认同的传播才是有效的传播。用一个人能听懂的语言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一个人的母语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心灵。”何恩培介绍,“目前语联网已经联手共同建立东盟应急语言体系,用区块链打造标准用语体系,建立东盟语言人才网络,形成以本国语言为中心的数字孪生引擎。”何恩培介绍,这一模式赋能各国翻译公司,链接信息孤岛,使得支付效率提升10倍,翻译成本降低,为中国与东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建设助力。(李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法律声明 |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2017-2020   太阳信息网 豫ICP备17019456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