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创新发展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金融机构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专家认为,制定“十四五”规划,助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意义重大,事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长远利益。
近年来,金融业服务“三农”领域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我国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最新监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8.95万亿元,较去年年初增长11.2%。今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未来乡村将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扩大消费的蓝海。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三农”金融也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好延伸县域金融服务触角,丰富数字乡村综合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是互联网数字化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利于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对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我们在供应链金融、三农金融等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百融云创董事长张韶峰介绍,以解决涉农信贷供需矛盾为例,公司将焦点放在了涉农贷款风控难题上。依托农业大数据的支撑,定制了农业金融全生命周期智能风控管理体系,助力涉农金融机构完善客户信息,防范欺诈风险,监控贷款资金流向,并根据不同产业制定差异化风控策略,有效解决了风控难题。
长期以来,由于“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农村金融服务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金融支农政策举措频频出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和金融服务力度,鼓励保险机构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涉农金融服务持续改善。
以百融云创服务的某涉农金融机构为例,在原有风控模式下,为满足辖内规模种植户贷款需求,该机构主要在法院等网站查询负面信息,耗时较长,无标准化流程,且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贷款申请需逐层审批至总部;对于征信信息较少的农户,主要靠经验判断,无决策依据。
面对这些“痛点”,百融云创为该机构建立了标准化审批流程,通过决策引擎实时查询风险评估结果,在用信阶段会再次自动触发查询。经过改造,原流程主观性强的问题大大改善,原审批流程时间降至7天内,最终使得规模种植户信贷审批流程实现了标准化。
未来,百融云创将继续依靠先进的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机构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也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金融机构的涉农信贷排忧解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