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月新房成交止降回升,二线涨幅领跑,三四线仍下滑
2022开年之初,新房市场表现较显乏力,前2月在双假期、多城疫情反复以及推盘节奏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新房成交规模呈现“二连降”态势,进入3月份,虽然不少城市在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方面仍然受到疫情反弹的阻碍,但适当放松楼市政策持续发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活力,3月新房成交规模呈现回升态势,但较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月诸葛找房重点监测的40城新房销售面积为1447.6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6.59%,同比下跌50.21%;同时从一季度新房成交情况来看,一季度40城新房销售面积为4312.68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5.84%,同比下跌39.32%。进一步印证了房地产市场当前仍处于恢复阶段,整体表现还是偏弱。预计接下来,在疫情好转以及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市场恢复可期,新房成交规模有望进一步回升,但由于去年4月是一个成交小高峰,预计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概率不大。
分各等级城市来看,3月一二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较上月有所回升,且二线城市涨幅领跑,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仍然延续下滑态势。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一线城市销售面积为225.6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77%,同比下跌47.13%;二线城市销售面积为822.7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9.95%,同比下跌45.98%;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为399.24万平方米,环比下跌8.49%,同比下跌58.31%。进入2022年,楼市松绑之势逐渐扩大,并且实施主体逐渐从三四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延伸,由此可见二线城市对于政策传导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带动成交规模呈现明显的回升态势。
从具体城市来看,监测的重点40城中有13城销售面积环比下跌,27城销售面积环比上涨。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以及深圳3城销售面积均较上月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76.3%、11.5%、31.9%,其中北京涨幅居首,由于北京楼市较具韧性,自身调节能力较强,加之本月推盘力度加大,带动其成交规模回升显著;二线城市中,9城销售面积环比上涨,2城销售面积环比下跌,其中,西安以78.5%的环比涨幅居首,疫情好转使得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或是西安销售面积接连回升的重要原因;三四线城市中,上涨城市数量为15个,下跌城市数量为10个,其中,镇江环比上涨142.2%,涨幅居首,南通环比下跌89.2%,跌幅居首。
从同比变化来看,3月份重点40城中,仅有2城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其余38城同比下跌。一线城市中,北上广深4城销售面积同比均下跌,且跌幅均超30%;二线城市中,销售面积同比上涨城市仅有西安1城,其余10城销售面积均不及去年同期;三四线城市中,唐山是唯一一个销售面积同比上涨的城市,涨幅为6.2%,南通同比下跌91.7%,跌幅居首。
二、3月新房价格微升,一线城市价格涨幅领先
本月重点监测的35城的成交均价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分城市等级来看,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成交均价呈现上涨态势,二线城市成交均价止涨转跌。从环比变化情况来看,2022年3月重点35城成交均价为1893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3.03%。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均价5437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6.08%,主要是在本月深圳市场均价上涨显著的带动下,一线城市整体成交均价涨幅稍稍领先;二线城市成交均价1876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5.04%;三四线城市成交均价1282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5.36%。
从同比变化情况来看,3月重点35城成交均价同比上涨7.32%,涨幅较上月扩大2.33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同比上涨24.55%,涨幅扩大8.88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微跌0.45%;三四线城市同比上涨1.03%。
三、3月供应节奏明显加快,23城批准上市面积全员上升
新房供应量结束了2022年初“二连降”态势,3月份推盘节奏明显加快,批准上市面积大幅回升,但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根据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2年3月重点监测的23城批准上市面积为923.07万㎡,环比上涨219.1%,同比下跌22.5%。从环比情况来看,23城全员环比上涨,其中,芜湖、珠海以及大连的批准上市面积环比涨幅占据前三;从同比情况来看,大连以446.42%的同比涨幅位居首位,同比下跌城市数量占比超七成,其中江阴同比下跌84.64%,跌幅居首。
四、3月库存量微降,超7成城市库存较上月减少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3月监测15个城市的新房库存面积为9191.94万平方米,环比微跌0.77%,跌幅收窄2.49个百分点,同比上涨4.68%,涨幅扩大4.23个百分点。本月库存量再度下降,但受供应规模增加的影响,跌幅呈收窄态势。从具体城市来看,11城库存面积环比下降,4城库存量小幅上升。其中淮北以20.2%的环比跌幅居首;芜湖以21.1%的环比涨幅居首。
从同比数据来看,8城库存面积同比上涨,7城库存同比下跌,其中常熟库存面积同比上涨32.6%,涨幅居首,广州和南京库存面积同比上涨28.6%、27.8%,同比涨幅位居二、三。淮北和合肥库存面积同比分别下跌53.7%、26.8%,位居跌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