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房地产调控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房地产长效机制需要稳妥实施,对调控的精细化、精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和协调性。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把城市的主体责任和省级政府的监督责任落实好,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持续整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定调,除了是对今年调控工作的总体部署,也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对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的诉求。2021年四季度以来,贯彻国民经济“稳字当头”的发展要求,以及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机制目标下,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和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的新要求,地产行业开始合理性纠偏,各地对行业进行了一些纾困。

刚刚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显示,1月份70个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为28个,比上月增加了13个,并连续2个月增加。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如果稳楼市的政策相互叠加形成合力,极有可能形成又一轮房价快速上涨的预期。因此,此次对房地产调控的定调,是在行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下,对房地产调控正本清源的认识。

房地产调控绝非“打压和扶持”的循环,而是在尊重行业和市场规律,客观看待其具有规模大、链条长、牵扯面广,在国民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份额,对生产、投资、消费都有重要影响,本质上就是支柱产业等前提下部署。基于此,“抑炒扬住”,充分发挥支柱产业定位,满足居民美好生活诉求是调控的基本思路。

但是,这些年由于房价过快上涨,一些地方刺激地价上涨和楼市繁荣,部分开发企业奉行加杠杆、高周转,导致投资需求旺盛,投机炒作频繁,刚需买房受较大冲击,勒紧腰带攒首付,“租购并举”难以形成,行业非良性循环,住房消费也不健康。近期,对于地方政府依赖地产和救助市场,市场仍有强大的惯性预期。保持政策连续稳定,才能守护好既有的调控成果。

另外,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了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这意味着,当行业和市场的各项指标都处于历史最高位,要做到既满足合理需求,又要抑制投资投机,防止增加无效供应,继续推高房价,就要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和协调性。也即,加强土地、金融和市场监管的协同,加强部、省、市的调控联动,加强对城市“一城一策”的指导和监督。

2021年是长效机制落地力度最大的一年,双集中供地、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地方主体责任等,土地、金融和市场监管等一揽子长效机制密集落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部和省对热点城市问责约谈的力度加大;“一城一策”方面,上级更强调房价地价控制目标是否完成等等。对于如何实现行业稳定、“抑炒扬住”等方面因城施策做得不够精细和到位。

2022年,当更强调“稳字当头”、顺畅国民经济和行业循环时,对横纵向相关主体在调控工作上的协调,做到有保有压,考虑政策叠加,评估政策效应等,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地价和房价调控是否实现联动,资金流入楼市是否实现穿透式管理,各部门的政策是否有效衔接(比如限购是否得到社保、税务、民政部门的政策辅助)等。其中,关键是各级政府主体责任要落地。

未来,在管理基调上,在夯实“房住不炒”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行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同时,对高位运行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既要重视风险防范,还要满足合理需求,重视行业发展和转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风险“软着陆”。上述目标是综合的,相互支撑且互为因果关系。因此,长效机制也要稳妥实施,调控的精细化、精准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让调控走向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