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拐点出现?新房价格止跌,超40城放宽楼市政策

发布时间: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

中新经纬2月22日电 (董湘依)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一线和二线城市新房价格止跌转涨,且一线城市涨幅居前。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触底反弹趋势明显,市场有望在今年二季度逐渐企稳,一二线城市将会率先走出低迷。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一二线城市房价止跌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房方面,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0%、0.6%、0.5%和0.5%;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0.2%。

二手房数据相对更能反映当前市场实际情况。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分别上涨0.5%和0.6%,广州、深圳分别下降0.2%和0.5%。

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39个和5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1个和8个。

从同比来看,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4%,二手住宅同比上涨4.1%。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和1.0%。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5%,二手住宅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7%。

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20个和3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3个和4个。

从各城市来看,银川新房价格环比涨幅1.5%领跑70城,其次为北京和成都,环比涨幅均为1%。重庆、徐州紧随其后,环比涨幅分别为0.9%和0.8%。二手房方面,成都、昆明价格涨幅并列第一,环比涨幅为0.8%。

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于银川新房价格领跑70城,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城市潜在的购房需求其实比较大,虽然也有政策管控,但价格容易反弹,相对需要进行管控。

房价拐点来了?

严跃进表示,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0%,同比涨幅为1.7%。房价指数出现重要信号,即在此前连续四个月下跌的基础上,1月份数据已经止跌。当前环比跌幅处于持续收窄态势,后续完全有转正可能,即走出此前房价持续下跌的区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2022年1月份,70城新房价格环比指数自去年9月份以来环比首次止跌,意味着去年四季度政策纠偏,地方积极纾困行业,开发商为维护资金链,不得不打折促销的现象有所缓解,居民对市场的悲观预期也有所缓解。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房价下跌城市,从去年12月份的50个下降到39个,并呈现连续下降态势。

为何1月份房价下调城市明显减少?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表示,“房地产政策出现相对宽松,相比之前政策持续收紧,从去年10月份开始,全国房地产调控逐渐进入稳定节奏,随着政策底部的出现明确,市场底部也逐渐开始出现。”

另外在信贷方面,张大伟称,去年年末的降准降息对于购房者信心也有一定恢复影响,2022年1月基本热点城市已经没有信贷排队现象。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二季度市场有望逐渐企稳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累积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超过80次,其中超40城发布了稳定楼市的政策。体现在多地直接给予购房补贴、公积金政策调整、放松落户限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一些城市出现了首付比例下调的政策,菏泽多家商业银行下调首套房贷比例后,重庆及赣州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

“当前房贷政策继续趋于宽松,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购房入市的门槛,对于激活市场交易有积极作用。随着市场交易的复苏,后续价格方面也会有积极的表现,即不会过快下跌。” 严跃进认为,市场开始出现好转的微弱信号,后续信贷政策放松利好因素下,完全可以在今年二季度就出现一些指标转正或明显趋好的情况。

张大伟同样认为,随着影响最近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因素房贷逐渐缓和,市场在2022年3-4月有望逐渐企稳。一二线城市将会率先走出低迷。

在李宇嘉看来,国家层面提出今年经济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自然在楼市领域,“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的权重在提升,央行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去了“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意味着今年楼市资金面会比2021年会有明显改观,再加上各地积极托底楼市,楼市触底反弹趋势明显,一线城市率先反弹,这也是历次楼市周期变换的规律。

李宇嘉预测,市场或在年中呈现整体回升态势。“由于热点城市新房库存并不大,很多只有6-7个月,当新房市场反弹,预期开始回升时,增量需求会涌入二手住房,预计在年中前后,热点城市、区域新房和二手房均出现明显回升的趋势。” (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