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时,谷爱凌和苏翊鸣还不到5岁,张嘉豪13岁,贾宗洋也不过17岁……
那年8月8日夜晚的国家体育场,“击缶而歌”“历史卷轴”“活字印刷”……一幕幕经典的奥运开幕式画面瞬间传遍世界。
转眼14年过去,奥运圣火再次来到我的家乡北京。
2022年2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气的立春日,外国友人可能不太了解对这个节气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为始意,春乃生长,这一天对于中国人而言,寓意着万物复苏,万象更生,新岁起始。
还是在鸟巢,中国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形式展现圣火点燃仪式,一场看似简单、实则独具匠心的开幕式开启了北京冬奥会的帷幕。
从零八到贰贰
亲历双奥之城盛况
从2008到2022,在北京,十四年间,两历盛况,参与圣火传递。高举奥运火炬的那一天,我刚刚度过了53岁的生日。
2月4日上午,北京颐和园,我以北京冬奥会火炬手的身份参与了火炬传递,尽管只有短短的百米路程,但于我而言,却有着格外重大的意义。
奥运圣火最终点亮的仪式,一向都是历届奥运会的重头戏。而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火”仪式被“最后一棒”的放置仪式所取代。这一幕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冲击,远大于视觉上熊熊燃烧着的一团圣火。
一方面,我们都理解,北京冬奥会是一届崇尚低碳环保理念的体育盛会,“微火”将节约大量圣火燃烧所需要的燃料;
另一方面,身为奥运火炬手,远远望着那一束圣火微光,我有着更加亲切的贴近感,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一束微光,也曾在我的手中传递,那种温暖而骄傲的感觉,毕生难忘。
萨马兰奇曾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圣火产生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来源于人类对火的图腾和膜拜,是奥林匹克理想的最高象征,代表希望和梦想,光明与欢乐,友谊、和平、平等以及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坚忍不拔、奋斗为乐的价值理念。
火炬接力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接,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火炬接力在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
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它所涵盖的意义如此深远,光明,勇敢,团结,友谊,让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到一起。
高举着奥运圣火,跑在颐和园的中国园林美景之中,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我的脑海中闪回着这十几年间的中国变化。
一场北京夏季奥运会,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加开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十四年间发生着。
站在冬奥C位 “00后”
拒绝标签化
十四年前,年龄最大的“00后”不过8岁,还是父母眼中的小朋友,在北京冬奥会上,“00后”们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几年前,谷爱凌和苏翊鸣,这两位“00后”中的佼佼者,曾在一部滑雪纪录片《少年志》中同框,两位滑雪天才,又同时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的竞技场上。
六年前,年仅11岁的苏翊鸣已经拥有了一个远大的梦想: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六年后,17岁的他终于在北京圆梦,站上了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领奖台上。
18岁的谷爱凌更是凭借超高难度的动作震惊世界,完美夺冠。
两个未及弱冠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了北京冬奥会的风云人物。
22岁的美国华裔花滑选手陈巍在北京冬奥会上完美夺冠,他的成长经历非常耐人寻味。
与家境优越的谷爱凌相比,陈巍的家庭背景更接近普通人。
还有赵丹和黎禹汐这两位女子钢架雪车运动员,一个02年生人,一个98年生人,20岁出头的豆蔻年华,已经在顶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这两个小运动员更值得敬佩的是,她们都是跨界跨项进入新项目,并迅速适应和提升了竞技水平。
较之竞技场上的表现,赛场之外,这些生于世纪之交的新一代年轻人展现出的风貌,更让人眼前一亮。
奥运会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当然是努力追逐的梦想,但成绩的好坏,竞技状态的高低起落,并不能成为他们生活最重要的坐标。恰恰相反,这些年轻人,更看重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验感和自我表达。
谷爱凌可以在比赛后大嚼韭菜盒子,陈巍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归学业,赵丹也不会为了成绩而沮丧,反倒开心地邀请更多朋友参与到钢架雪车运动中来……
曾几何时,“00后”的新新人类被贴上“垮掉”“低欲”“佛系”这样的标签,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他们正在用真实的表现为一代人正名。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人群之间,在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我们过往看待00后的眼光中,或许加入了太多滤镜式因素。每一代年轻人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都会有他们所追求的独特意义。
相比于过去几个时代的人群,00后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在物质上从未匮乏,他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却超级开阔,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史无前例地强大,他们懂得为了梦想需要付出什么,但也更乐于与自己达成和解。
这才是本届冬奥会舞台站上C位的00后们带给世界的最诚挚的一份礼物。
梦想无关年龄
奥运会是人类追梦的盛宴
一场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但真正的奥运精神,远不限于“00后”,也并不会刻板地用成功与失败做为分界。
张嘉豪,生于1995年的中国滑雪传奇,之所以传奇,不是因为成绩,而是他不可思议的经历。17岁时,这个年轻的实习面包师刚刚开始练单板,五年后成为中国顶级选手,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教练团队的前提下单兵作战实现的。
张嘉豪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加北京冬奥会,受制于多种因素,最终他遗憾地失去了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资格,但他的梦想本身,和他为了实现梦想所付出的一切、他在梦想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就是在践行着伟大的奥运精神。
羽生结弦,一个28岁的日本天才滑冰选手,生涯19次打破世界记录。这位两届冬奥会男单金牌得主决定在北京冬奥会上史无前例地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
冲击梦想的道路上总有遗憾,他在落冰时重心没有控制好,摔倒在了冰面上。
比赛结束后,羽生结弦向观众鞠躬致谢后深情抚摸冰面的画面打动了所有人,“我真的拼尽全力努力了。这可能是没有回报的努力,但这次我全力以赴去拼了。”羽生结弦的心路,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
贾宗洋,一个年过而立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加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时出现失误,遗憾地未能摘金。这位参加冬奥会次数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为了事业,身上伤痕累累,他的左腿上已经植过22根钢钉。
“00后”正在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心,“90后”仍在为了梦想执着与拼搏……我想,年龄本身的意义仅限于生理,而与梦想的成长没有必然联系。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梦想,拥有梦想的人生,无关贫穷与富有,都是值得喝彩与尊重的。
这,才是奥运精神所维系的世界,才是奥运精神对于全人类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用来自世界的掌声
对抗西方政客的污名化
谷爱凌,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大部分的生活、学习、训练都在美国,如今成为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的一员,身穿中国比赛服,为中国夺冠。
羽生结弦,一个日本运动员,考虑到历史原因,中国人对日本这个国家有着非常微妙的感情,但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中国人毫无保留地将掌声与同情送给了这位传奇选手。
一场北京冬奥会,让国界模糊,让纷争退场,所有热爱体育、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中国人,为赛场上的各国健儿喝彩。
与14年前的北京夏季奥运会相比,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最近两年多来,疫情全面改变了世界原有的秩序格局和发展节奏,在对疫情防控和认知的差异化中,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合作也呈现着微妙的局势。
在这样的世界大背景、大环境下,北京冬奥会选择了“一起向未来”作为赛会主题,其中蕴含着太多对于世界的美好期许。
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在经济硬实力上的崛起,1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却以一种简约、环保的形态向世界传达着全面崛起的中国的浓浓善意,由片片雪花所寓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回应了这场世界盛会开幕前来自西方世界的种种不和谐声音。
西方国家的“外交抵制”和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污蔑报道不但没能干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恰恰,当来自西方的体育健儿来到北京,眼见为实,亲眼目睹了一个亲和、善意、自信、朝气蓬勃、秩序井然的中国,用最强有力的事实,回击了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的污名化言论。
通过国外的社交媒体,我看到了各国运动员对于北京冬奥会最真实的赞扬。运动员对于奥运村内敞明亮的房间,零重力的舒适寝具,以及随处可见的机器人服务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就在上周日,美国自由式滑雪U形池运动员Aaron·Blunck公开表示,他在美国看到的各种关于北京冬奥会的不负责任的报道都是假的,北京冬奥会非常了不起,从工作人员到核酸检测员,到住宿条件,这是一届水平很高的冬奥会。
他的队友Alex·Ferreira这样形容北京冬奥会奥运村的工作人员:“他们总是向我们挥手,看起来很兴奋,这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各国参赛运动员发出的声音,对于中国而言,就是最大的褒奖与支持。一届排除政治干扰、排除疫情危机的冬奥会,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顶级选手们可以放心地同场竞技,发挥出最佳的竞技状态,再一次呈现出奥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世俗偏见的伟大之处。
毛大庆简介
毛大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与城市更新学者。优客工场创始人,优享创智创始人。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
优客?场(NASDAQ: UK)是中国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2020 年 11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联合办公第一股”。截止 2021 年 9 月 30 日,优客工场在 62 个城市共有 274 已签约场地,管理面积约为 75.8 万平方米,为 117 万会员提供服务。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等。
爱好马拉松运动,截止2022年2月,已经完成全程马拉松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