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的死。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等等。
早亡的皇子也多用卒、殇、或者早薨,按制,冲龄薨不折服。但是如果是成年皇子,虽然未受分封,一般也用“薨”,因为皇子的礼节是按和硕亲王待遇,比如乾隆四十一年,高宗“皇十二子永璂薨,诏用宗室公例治丧。嘉庆四年,追封贝勒”。
宗室贝勒、贝子用“薨”
按照丧礼,宗室王公中,其实贝子以上都可以用“薨”。因为满语里贝勒和贝子都是王的意思,即金时的“勃极烈”。
如前所说,礼制中贝勒贝子身故称薨,在档案中都是有据可查的,礼部为贝勒薨逝上辍朝由:“贝勒允祜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三更薨逝应照定例于本月初四日此一日上辍朝”
古代皇帝死了叫“崩”、“薨”。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
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bēng),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当然了,“拉出去崩了!”不算。
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卒(zú),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不禄(bù lù),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 "不禄,不终其禄."